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秪为承恩自霄汉,不关招隐向丛岩全文

秪为承恩自霄汉,不关招隐向丛岩

明 · 徐渭
高楼内苑隔尘凡,细雨斜通南浦帆。
秪为承恩自霄汉,不关招隐向丛岩
瑞云偏捧啼乌树,绣拱端居赐玺函。
圣孝由来感麟趾,风人因得撰周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远离尘嚣的高楼,其内部仿佛与世隔绝,只与南浦的帆影通过细雨相连。诗人并未直接描述楼阁的构造或环境,而是通过“承恩”、“招隐”等词语,巧妙地将楼阁与权力、隐逸等多重意象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既高雅又神秘的氛围。

接着,诗人运用了“瑞云”、“啼乌树”等自然景象,以及“绣拱”、“赐玺函”的宫廷元素,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和象征意义。瑞云的出现不仅增添了楼阁的神圣色彩,也暗示着楼中主人的尊贵地位;啼乌树的描写则可能寓含着某种哀愁或期待的情感,与整个场景形成对比。

“圣孝由来感麟趾,风人因得撰周南”这两句,诗人巧妙地将楼阁与历史、文化联系起来,通过“圣孝”、“麟趾”、“风人”、“周南”等词汇,表达了对楼阁主人德行的赞美,同时也暗含了对古代文学创作的致敬。这里,“圣孝”指高尚的品德和孝顺的行为,“麟趾”常用来比喻帝王或贵族的后代,“风人”指的是善于表达情感的文人,“周南”则是《诗经》中的一篇,代表了古代文学的典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寓意,展现了楼阁的非凡之处,同时也表达了对楼阁主人及其所代表的高尚品质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