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成夔子国,人在仲宣楼
出处:《禾山秋兴 其二》
宋 · 欧阳鈇
夜起集万感,胡为淹此留。
诗成夔子国,人在仲宣楼。
络纬声中泪,芭蕉雨里愁。
遥知屡门倚,应念有方游。
诗成夔子国,人在仲宣楼。
络纬声中泪,芭蕉雨里愁。
遥知屡门倚,应念有方游。
注释
夜起:夜晚醒来。集:汇聚。
万感:万千情绪。
胡为:为何。
淹:滞留。
诗成:诗篇完成。
夔子国:古代地名,泛指诗人的想象之地。
人在:我人在此。
仲宣楼:汉代名楼,此处借指诗人所在之处。
络纬:纺织娘,一种昆虫。
声中:叫声中。
泪:泪水。
芭蕉雨:雨中的芭蕉。
遥知:想象中知道。
屡门:常常倚靠的窗户。
倚:倚靠。
应念:想必会思念。
有方游:正在他乡游历。
翻译
夜晚醒来,心中涌动万千情绪,为何滞留在这里。诗篇已完成,仿佛在夔子国中创作,我人在仲宣楼。
纺织娘的叫声中含着泪水,雨打芭蕉的声音充满忧愁。
远方的你应知我常常倚窗眺望,定会想念我正在他乡游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欧阳鈇的《禾山秋兴(其二)》。诗人深夜醒来,心中充满万千思绪,不明白为何自己滞留在这里。他写下诗句,仿佛置身于夔子国的意境之中,而自己却在仲宣楼遥想远方。纺织娘的鸣叫和雨打芭蕉的声音,更增添了诗人的愁绪。他想象着家人倚门翘望,必定会挂念他的漂泊与游历。整首诗情感深沉,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在外漂泊的孤独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