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君自谓长如此,宁知草动风尘起
出处:《流夜郎赠辛判官》
唐 · 李白
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
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
夫子红颜我少年,章台走马著金鞭。
文章献纳麒麟殿,歌舞淹留玳瑁筵。
与君自谓长如此,宁知草动风尘起。
函谷忽惊胡马来,秦宫桃李向明开。
我愁远谪夜郎去,何日金鸡放赦回。
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
夫子红颜我少年,章台走马著金鞭。
文章献纳麒麟殿,歌舞淹留玳瑁筵。
与君自谓长如此,宁知草动风尘起。
函谷忽惊胡马来,秦宫桃李向明开。
我愁远谪夜郎去,何日金鸡放赦回。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五侯:《汉书·元后传》:河平二年,上悉封舅谭为平阿侯,商成都侯,立红阳侯,根曲阳侯,逢时高平侯,五人同日封,故世谓之五侯。七贵:潘岳《西征赋》:窥七贵于汉庭。
李善注七姓谓吕、霍、上官、赵、丁、傅、王也。
唐人多以汉暗喻本朝之事,故五侯七贵借指当时与李白结交的达官显贵。
气岸:犹意气。
章台:汉时长安城有章台街,是当时长安妓院集中之处,后人以章台代指妓院赌场等场所。
麒麟殿:汉代宫殿名。
淹留:停留。
淹,滞留。
玳瑁筵:筵,席也。
玳瑁筵为诗中常用语,盖华靡之席,黑白交织,有似玳瑁纹,故云。
金鸡放赦:金鸡,古代颁布赦诏时所用的仪仗。
后用作大赦之典。
翻译
往昔我们在长安醉眠花柳,与王公贵胄们同杯喝酒。豪士面前,气岸凛然,什么时候风流肯落他人之后。
当时夫子清晨红颜,我也当少年之时,在章华台走马挥金鞭。
在麒麟殿献纳文章,听歌看舞淹留在豪华﹑珍贵的玳瑁宴席。
原以为咱们就这样长久过下去了,那知道草动风尘起,那安禄山小子反了。
函谷关忽报胡马杀来,皇上身边的人一个个得以提拔,如同秦宫向阳的桃李开得格外绚丽。
我现在却远谪到夜郎去,愁死我了,何日朝廷金鸡大赦,让我回来?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豪迈不羁的生活状态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开篇“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两句,勾勒出一个宴饮畅谈、与权贵为伍的场景,展示了诗人当时的豪放生活。而“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则表明诗人在这群体中的领袖地位,他的才华和气质绝不落于人后。
“夫子红颜我少年,章台走马著金鞭”两句,通过对青春美好容色的描绘,以及骑马行走在章台上、佩戴金鞭的豪迈形象,进一步强化了诗人青年时期的英姿飒爽和不凡的气概。
“文章献纳麒麟殿,歌舞淹留玳瑁筵”两句,则写出了诗人在文学艺术上的成就以及他参与宫廷宴会时的风采。文章得以进献皇宫,受到重视,而他在歌舞升平中也显露出过人的才华。
“与君自谓长如此,宁知草动风尘起”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一种珍惜和无常感。他们以为这样的日子可以长久,却不知细微的变化已经在无声中酝酿着巨大的风暴。
最后,“函谷忽惊胡马来,秦宫桃李向明开”两句,写出了战乱突至,边疆有警,宴游欢乐的生活被打破。诗人因而产生了深深的忧虑和对远去时光的怀念。“我愁远谪夜郎去,何日金鸡放赦回”两句,则是诗人表达自己被贬至边远之地的忧愤,以及期待能够回到中央朝廷的渴望。
这首诗通过对过往美好生活的追忆和对现实困境的抒情,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深厚的历史沧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