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成执手诀,终负托孤心
出处:《补作朱文直公挽诗 其二》
清末近现代初 · 陈曾寿
待我虚悬榻,相望岁月深。
不成执手诀,终负托孤心。
失意龙丘杖,伤神子敬琴。
百年多苦相,沧海感遗音。
不成执手诀,终负托孤心。
失意龙丘杖,伤神子敬琴。
百年多苦相,沧海感遗音。
鉴赏
这首挽诗《补作朱文直公挽诗(其二)》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陈曾寿所作。通过“待我虚悬榻,相望岁月深”两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等待之情,仿佛在期盼着逝者能再次回到自己身边,共度时光。然而,“不成执手诀,终负托孤心”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实现与逝者重逢的遗憾与愧疚,暗示了诗人曾有所托付或承诺,却未能如愿以偿。
接下来的“失意龙丘杖,伤神子敬琴”两句,运用了典故,龙丘杖和子敬琴分别指代失落与哀伤的情感寄托。龙丘杖可能源自于古代传说中的龙丘先生,而子敬琴则是对东晋音乐家王徽之(字子敬)的琴艺的追忆,这里借以表达对逝者的怀念以及内心的悲痛。最后,“百年多苦相,沧海感遗音”则总结了对逝者一生的感慨,以及对逝者留下的声音、记忆的深深怀念,表达了对逝者生前经历的同情与对后世影响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典故,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哀思,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无常、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