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随痴钝失,当已得心传
出处:《宿仙山浸碧轩二首 其二》
宋 · 王柏
浸碧去崖谷,琅然话夙缘。
水云藏定力,霜雪护华巅。
渐喜虚形槁,祗求实行全。
曾随痴钝失,当已得心传。
水云藏定力,霜雪护华巅。
渐喜虚形槁,祗求实行全。
曾随痴钝失,当已得心传。
注释
浸碧:流水冲洗。去:洗涤。
崖谷:山谷。
琅然:清脆悦耳。
话:谈论。
夙缘:过去的缘分。
水云:水雾和云彩。
藏:隐藏。
定力:修行的力量。
霜雪:霜雪。
华巅:山峰顶端。
渐喜:渐渐感到欢喜。
虚形:身形的虚无。
槁:枯萎。
祗求:只求。
实行:实践佛法。
全:完整。
曾:曾经。
随:跟随。
痴钝:愚钝。
失:迷失。
当已:现在应当。
得心传:得到心法的传承。
翻译
流水洗涤着青翠的山谷,我们畅谈着往昔的缘分。水雾与云彩隐藏了修行的力量,霜雪守护着山峰的顶点。
渐渐地,我欣喜于身形的虚无,只求实践佛法以求完整。
曾经因愚钝而迷失,现在应当已经得到了心法的传承。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柏的作品,名为《宿仙山浸碧轩二首(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
“浸碧去崖谷,琅然话夙缘。” 这两句通过形容词“浸”和“琅然”,营造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诗人似乎在描述仙山中的溪流,它们潺潺流淌,穿过山谷,带着一种超脱尘世的古老缘分。
“水云藏定力,霜雪护华巅。” 这两句则表达了自然界中力量与美丽的并存。水和云似乎隐藏了一种静谧而坚定的力量,而霜雪则像是保护着山顶上那未被世俗污染的高洁之物。
“渐喜虚形槁,祗求实行全。” 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诗人欣赏那种淡泊名利、超脱尘世的心境,并且寻求的是真挚而完整的人生实践。
“曾随痴钝失,当已得心传。” 最后两句表达了一种回顾与顿悟。诗人曾经迷失在世俗的喧嚣中,但现在已经获得了内心的指导,找到了正确的道路。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于超然物外、返璞归真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