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须过滟滪,舟楫已沉吟
出处:《鸬鹚石》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望望鸬鹚似,双飞直至今。
细微元地胏,浮定总波心。
势得三江险,根应百丈深。
不须过滟滪,舟楫已沉吟。
细微元地胏,浮定总波心。
势得三江险,根应百丈深。
不须过滟滪,舟楫已沉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鸬鹚石的形象与寓意,以鸬鹚为切入点,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
首句“望望鸬鹚似”,开篇即以鸬鹚为引子,仿佛在远处眺望,捕捉到那熟悉的身影,唤起了人们对自然生物的亲切感。接下来,“双飞直至今”则描绘了鸬鹚成双成对飞翔的场景,时间的流逝似乎并未改变它们的习性,传达出一种永恒与和谐之美。
“细微元地胏,浮定总波心。”这两句进一步刻画了鸬鹚的生活状态,无论是细微之处还是在水面的浮动与稳定,都与波心紧密相连,暗示着生命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同时也隐含着生命的脆弱与坚韧。
“势得三江险,根应百丈深。”这里运用夸张的手法,将鸬鹚所处的环境描绘得更为壮阔,既体现了自然界的险峻,也象征着生命力的强大与深远。通过“三江”与“百丈深”的对比,展现了生命的顽强与自然力量的宏伟。
最后,“不须过滟滪,舟楫已沉吟。”这句话以鸬鹚石为背景,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类活动联系起来。它不仅提醒人们在面对自然险境时的谨慎与敬畏,也暗含了对历史与传统的深深思考。通过“舟楫沉吟”,诗人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深思,使得整首诗在赞美自然的同时,也充满了人文关怀与哲学思考。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鸬鹚石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更蕴含了对生命、自然、历史与未来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