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续山阳脉洛通,黄河清浦往来同
出处:《淮南即事》
明 · 王缜
谁续山阳脉洛通,黄河清浦往来同。
酒帘长短楼台外,渔艇浮沉烟雾中。
一片黄云收晚稻,满林红叶醉霜枫。
客身不及长淮水,犹解长流到海东。
酒帘长短楼台外,渔艇浮沉烟雾中。
一片黄云收晚稻,满林红叶醉霜枫。
客身不及长淮水,犹解长流到海东。
鉴赏
这首《淮南即事》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秋景图,诗人王缜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融。
首联“谁续山阳脉洛通,黄河清浦往来同”,开篇便以历史典故引入,山阳与洛水的连接象征着文化的传承与交流,而黄河清浦则寓意着自然界的纯净与浩瀚,两者并提,既展示了地理的广阔,也暗含了文化与自然的交融。
颔联“酒帘长短楼台外,渔艇浮沉烟雾中”,转而描绘了一幅市井生活与自然风光相映成趣的画面。酒帘在远处随风轻摆,楼台隐于烟雾之中,渔艇在水面轻轻漂浮,这一切都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诗意,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
颈联“一片黄云收晚稻,满林红叶醉霜枫”,进一步将视角转向自然景观,黄云覆盖下的稻田,展现出丰收的景象;而霜枫满林,则是秋天特有的色彩,红叶如醉,渲染出一种深秋的浪漫与宁静。
尾联“客身不及长淮水,犹解长流到海东”以客居他乡的旅人自比,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远方的向往。长淮水虽不及旅人的脚步,却能长流不息,最终汇入大海,象征着无论身在何处,总有归宿与希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江南秋日的美丽景色,也蕴含了对自然、文化、人生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