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春意尽归无语处,年华多在未开时全文

春意尽归无语处,年华多在未开时

出处:《栽桃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溪外渔郎已早知,挈舟不恨问津迟。
分来一笑秦人手,种作三珠汉苑枝。
春意尽归无语处,年华多在未开时
绥山自是丹砂物,况有卢家一女儿。

鉴赏

这首诗《栽桃(其三)》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栽植桃树的过程与情感寄托。

首联“溪外渔郎已早知,挈舟不恨问津迟”以渔郎为引子,暗示桃树种植的地点可能靠近水边,而“不恨问津迟”则表达了对桃树种植时机的宽容与期待。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桃树以生命,仿佛它与周围环境有着深厚的情感联系。

颔联“分来一笑秦人手,种作三珠汉苑枝”进一步展开,将桃树的种植与历史人物相联系,秦人手与汉苑枝分别代表了古代的种植者与种植地,通过“一笑”和“种作”两个动作,展现了桃树从被发现到被种植的过程,充满了浪漫与历史感。

颈联“春意尽归无语处,年华多在未开时”则转向对桃树生长状态的描述,春意盎然却在无声中,年华似水流淌在未开花的阶段,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强调了桃树生长过程中的静谧与美好,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尾联“绥山自是丹砂物,况有卢家一女儿”以绥山的丹砂物作为背景,引入卢家的女儿这一形象,可能是诗人借以寄托个人情感的象征。这里的“卢家女儿”可能代表了诗人心中美好的理想或某种情感追求,与前文的桃树种植形成呼应,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桃树种植过程的描绘,融入了历史、自然与个人情感的多重元素,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以及理想追求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