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猿峒下感秋人,梦断塘蒲掩葛巾
出处:《挽淩江萧处士》
明 · 黄衷
白猿峒下感秋人,梦断塘蒲掩葛巾。
文藻旧齐梁太子,家声遥系汉宗臣。
鱼肠蜿蜿铜花冷,马鬣累累石笋春。
莫恨无人昌世绪,青袍今是席中珍。
文藻旧齐梁太子,家声遥系汉宗臣。
鱼肠蜿蜿铜花冷,马鬣累累石笋春。
莫恨无人昌世绪,青袍今是席中珍。
鉴赏
这首挽诗《挽淩江萧处士》由明代诗人黄衷所作,通过对逝者生平的追忆与感慨,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对其精神品质的高度赞扬。
首句“白猿峒下感秋人”,以白猿峒为背景,点出时节为秋,营造了一种哀伤的氛围,暗示了悼念之情。接着“梦断塘蒲掩葛巾”一句,通过描述逝者在梦中与自然界的融合,以及其日常生活的简朴,表达了对逝者生活状态的追忆。
“文藻旧齐梁太子,家声遥系汉宗臣”两句,高度评价了逝者的文学才华和家族荣耀,将他与历史上的文人名士相提并论,强调了他的文化贡献和家族传统的重要性。
“鱼肠蜿蜿铜花冷,马鬣累累石笋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对比手法,以鱼肠的蜿蜒和铜花的冷寂象征逝者生命的终结,而马鬣的累累和石笋的春意则象征着其精神永存,生命虽逝,但其影响和精神却如同春天般生机勃勃。
最后,“莫恨无人昌世绪,青袍今是席中珍”表达了对逝者后继无人的惋惜,同时也肯定了逝者的精神遗产在后人心中的珍贵地位,鼓励人们继承和发扬逝者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既是对逝者的哀悼,也是对其精神遗产的颂扬,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逝者缅怀与传承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