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愁云寂寞诗篇在,翠雨凄其草色孤全文

愁云寂寞诗篇在,翠雨凄其草色孤

出处:《挽萧处士
明 · 林大春
安贫自古说黔娄,此日嗟君事与符。
若遇圣门堪作狷,漫通仙籍讵为迂。
愁云寂寞诗篇在,翠雨凄其草色孤
负米析薪儿志苦,忍看鹤驭上清都。

鉴赏

这首挽诗《挽萧处士》由明代诗人林大春所作,通过对逝者萧处士生平的追忆,表达了对他的深切哀思和高度评价。诗中以“安贫自古说黔娄”开篇,巧妙地将萧处士与古代著名的隐士黔娄相提并论,暗示了萧处士坚守节操、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接着,“此日嗟君事与符”一句,表达了对萧处士去世的惋惜之情,同时强调了他生前行为与古人高尚品德的契合。

“若遇圣门堪作狷”,诗人进一步赞扬萧处士的品行,认为他如果生活在儒家圣贤的时代,也能成为坚守原则、不随波逐流的狷介之士。“漫通仙籍讵为迂”,则表达了对萧处士追求精神境界的理解和支持,认为他通晓仙道,并非迂阔之举,而是对生命更高层次的探索。

“愁云寂寞诗篇在,翠雨凄其草色孤”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凉而肃穆的氛围,象征着萧处士离世后留下的孤独与寂寞,以及他作品中蕴含的情感与智慧。最后,“负米析薪儿志苦,忍看鹤驭上清都”两句,既展现了萧处士家庭生活的艰辛,也暗示了他的离去如同仙人驾鹤升天,虽令人痛心却也充满了超脱与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不仅深情地缅怀了萧处士的一生,还通过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展现了他对道德、精神追求的执着与高远,以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