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者谓知音,知音难漫寻
出处:《闲步吟》
宋 · 邵雍
何者谓知音,知音难漫寻。
既无师旷耳,安有伯牙琴。
虽逼桑榆景,宁忘松桂心。
独行月堤上,一步一高吟。
既无师旷耳,安有伯牙琴。
虽逼桑榆景,宁忘松桂心。
独行月堤上,一步一高吟。
拼音版原文
翻译
谁算是知音呢,这样的知己难以轻易找到。既然没有像师旷那样敏锐的耳朵,哪里会有伯牙那样的琴声呢。
尽管临近晚年时光,我怎会忘记松桂般的高洁之心。
独自漫步在月下堤岸,每一步都伴随着深深的吟咏。
注释
何者:谁。谓:称作。
知音:知己,理解自己心意的人。
漫寻:轻易寻找。
师旷:古代音乐家,以其听力超群著称。
伯牙琴:典故,指知音之琴,比喻知音。
逼:逼近。
桑榆景:晚年时光,比喻人老。
松桂心:比喻高洁的品格。
独行:独自行走。
月堤:月下长堤。
高吟:大声吟诵,表达情感。
鉴赏
这首诗名为《闲步吟》,是宋代诗人邵雍所作。诗中表达了对知音难觅的感慨,以古代音乐家师旷和伯牙的典故来寄托对知己的理解与期待。"师旷耳"指的是师旷的听力超群,"伯牙琴"则借指知音间的默契。诗人即使步入晚年,仍然保持着对高尚情操的追求,独自漫步在月光下的堤岸,每一步都伴随着深深的吟咏,体现了其孤独而富有诗意的生活态度。整首诗寓情于景,展现出诗人对知音的渴望以及对自我精神世界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