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有仙人驻紫烟,自呼白鹿种芝田
出处:《题方方壶武夷山水图》
明 · 陈琏
金门羽客方方壶,作画不减高尚书。
锦囊玉轴幸披睹,乃是武夷山水图。
武夷只在建溪上,翠岫璚峰郁相向。
半空楼阁架层崖,一叶渔舟弄新涨。
闻有仙人驻紫烟,自呼白鹿种芝田。
九曲棹歌谁复听,幔亭风景世犹传。
我亦平生亲画史,落笔时时追董米。
方壶况复夙所慕,偶睹斯图心独喜。
看罢令人逸兴新,清泉白石许谁邻。
世上神仙何处问,人间却忆杜徵君。
锦囊玉轴幸披睹,乃是武夷山水图。
武夷只在建溪上,翠岫璚峰郁相向。
半空楼阁架层崖,一叶渔舟弄新涨。
闻有仙人驻紫烟,自呼白鹿种芝田。
九曲棹歌谁复听,幔亭风景世犹传。
我亦平生亲画史,落笔时时追董米。
方壶况复夙所慕,偶睹斯图心独喜。
看罢令人逸兴新,清泉白石许谁邻。
世上神仙何处问,人间却忆杜徵君。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武夷山水画卷,通过金门羽客方方壶的视角,展现了武夷山的壮丽景色与仙气缭绕的氛围。开篇即以“金门羽客方方壶,作画不减高尚书”点出画师之高超技艺,犹如仙人般创作出不凡之作。接着,“锦囊玉轴幸披睹,乃是武夷山水图”,表达了对这幅作品的珍视与赞叹。
诗人进一步展开画卷,描绘了武夷山的自然景观:“武夷只在建溪上,翠岫璚峰郁相向。半空楼阁架层崖,一叶渔舟弄新涨。”山峦叠嶂,绿意盎然,楼阁隐现于云雾之中,渔舟轻荡于碧波之上,一幅生机勃勃的山水画卷跃然纸上。随后,诗人又引入仙人居住的场景:“闻有仙人驻紫烟,自呼白鹿种芝田。”仙气弥漫,仙人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仿佛触手可及。
“九曲棹歌谁复听,幔亭风景世犹传。”九曲溪上的棹歌虽已不再,但幔亭的美景仍被世人传颂,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永恒怀念。最后,诗人以自己的经历和情感收尾:“我亦平生亲画史,落笔时时追董米。方壶况复夙所慕,偶睹斯图心独喜。看罢令人逸兴新,清泉白石许谁邻。世上神仙何处问,人间却忆杜徵君。”
整首诗不仅赞美了武夷山水之美,也流露出诗人对仙人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眷恋。通过与古代画家董源、米芾的比较,表达了对艺术的追求与热爱。结尾处引用杜徵君的故事,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与仙界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