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淫祠百且千,焉得一一皆若此
欲募壮士掷天外,使人不疑见本根。
又不见韩退之,□□□□怜愚民,枯株朽木事为神。
偶然题作木居士,便有□□□福人。
安吉古庙李卫公,有一怪石左庑中。
不知始初孰舁致,矫诬妄诞欺吴侬。
诸欲杀人劫盗者,牲酒奠祭骈群凶。
狂魂滞魄诧凭附,乞灵徼福撑虚空。
忽值湖州推官史,□如明月清如水。
集众搥之百杂碎,弃置沟渠同粪矢。
南方淫祠百且千,焉得一一皆若此。
拼音版原文
□□□□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的文学家方回所作,名为《湖州推官史彦明碎妖石》。诗中通过描述湖州推官史彦明处理怪异事件的故事,展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批判态度。
开篇“君不见杜子美,搜诗益州城西门,所见石笋双高蹲”几句,借用唐代诗人杜甫在成都搜集诗材的情景,描绘出一副奇特的画面——益州城西门外有两块高耸的怪石。接着“欲募壮士掷天外,使人不疑见本根”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神秘力量的向往,希望能够找到真正的英雄人物,不被世人的质疑所困。
中间部分提到韩退之,这里有一处文本缺损,但根据上下文意境,可以推测是对韩愈(韩退之)在民间传说中的形象进行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于社会底层人民的同情,以及他们对于神灵信仰的一种无奈和怜悯。
“偶然题作木居士,便有□□□福人”一句中,“木居士”可能是指一种隐逸之士,他们偶尔间也会为民间带来福祉。然而,这里同样有一处文本缺损,具体内容不得而知。
以下几句“安吉古庙李卫公,有一怪石左庑中。不知始初孰舁致,矫诬妄诞欺吴侬”则描写了一处名为安吉的古庙内有一块奇异的怪石,人们对于这块石头的来历充满疑惑和迷信。
“诸欲杀人劫盗者,牲酒奠祭骈群凶。狂魂滞魄诧凭附,乞灵徼福撑虚空”几句,则揭露了一种社会现象,即人们在面对凶险事件时,会通过祭祀来求取平安,这反映出当时人民的无助与恐惧。
最后,“忽值湖州推官史,□如明月清如水。集众搥之百杂碎,弃置沟渠同粪矢”描述了湖州推官史彦明发现了一块类似于明月清澈的石头,将其击碎,象征着对迷信和邪恶力量的摒除。
整首诗通过对各种怪异事件的描绘,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展现了作者对于理性与正义的追求,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中迷信盛行、民众生活艰难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