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学西雍鹭,翻飞近人迹
出处:《咏水上双白鸟》
宋 · 张嵲
夜雨山水清,朝晖净崖壁。
飞来双白鸟,未省平生识。
鴐鹅谢清姿,鸥鸟惭素质。
低昂信波涛,顾盻矜羽翮。
鲜明潭光青,错乱浪花白。
轻舫忽东来,抢飞百馀尺。
复下水中央,相将讵离析。
稻粱岂深谋,饮啄亦自得。
空山罗网稀,遂性无惊惕。
不学西雍鹭,翻飞近人迹。
飞来双白鸟,未省平生识。
鴐鹅谢清姿,鸥鸟惭素质。
低昂信波涛,顾盻矜羽翮。
鲜明潭光青,错乱浪花白。
轻舫忽东来,抢飞百馀尺。
复下水中央,相将讵离析。
稻粱岂深谋,饮啄亦自得。
空山罗网稀,遂性无惊惕。
不学西雍鹭,翻飞近人迹。
注释
夜雨:夜晚的雨。山水清:山水被雨水清洗得清澈。
朝晖:清晨的阳光。
鴐鹅:野鸭。
鸥鸟:海鸥。
波涛:水波。
顾盻:回头看。
轻舫:轻便的小船。
复下:再次落下。
稻粱:稻谷和鱼虾。
罗网:比喻人类的干扰。
惊惕:惊恐。
西雍鹭:可能指某地的白鹭。
翻译
夜晚的雨洗净了山水,清晨的阳光照亮了崖壁。两只白色的鸟儿飞来,我从未见过它们。
野鸭感谢清澈的姿容,海鸥因朴素而羞愧。
它们随波逐流,骄傲地展翅飞翔。
潭水清澈,浪花交错,色彩分明。
一艘轻舟忽然从东边飞驰而来,跃起百尺高。
然后又降落在水中央,相伴难道会分离?
稻谷和鱼虾并非它们深思熟虑的目标,觅食饮水自得其乐。
在这空旷的山中,网罗稀少,它们自由自在,无需担忧。
它们不愿像西雍的白鹭,靠近人类活动的地方翻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风景画面,通过对夜雨和朝晖的描述,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自然氛围。诗人巧妙地将白鸟的形象融入到这片宁静的山水之中,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自在生活状态的向往。
“夜雨山水清,朝晖净崖壁”两句,以鲜明的笔触勾勒出山水在晨曦中的宁静美景。随后,“飞来双白鸟,未省平生识”一句,则引入了诗中最为关键的意象——那对洁白无瑕的鸟儿,它们仿佛是自然界中的精灵,为画面增添了一抹神秘与纯净。
“鴐鹅谢清姿,鸥鸟惭素质”一句,不仅描写了鸟儿的外貌,也通过对比强化了它们的洁白无瑕。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于高洁品格的追求和赞美。
“低昂信波涛,顾盻矜羽翮”一句,则是从动作上描绘鸟儿的生动姿态,透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物的细腻观察与深厚情感。
接下来的“鲜明潭光青,错乱浪花白。轻舫忽东来,抢飞百馀尺”几句,通过对山水之间波涛和潭光的描写,再一次强化了自然景物的美丽,同时诗人乘坐的小舟,给予了画面一种动感,使整个场景更加生动。
“复下水中央,相将讵离析。稻粱岂深谋,饮啄亦自得”一段,则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即便是简单的饮食,也能在大自然中找到满足和快乐,这种对简单生活的享受和赞美,是诗人内心宁静与平和的一种体现。
最后,“空山罗网稀,遂性无惊惕。不学西雍鹭,翻飞近人迹”几句,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纷争的超脱。诗中的“不学西雍鹭”,指的是不效仿那些追求名利的人,而是选择自己安静而自然的生活方式。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其清新脱俗、意境深远的艺术魅力,展示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与审美观念,同时也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充满生机与自由精神的山水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