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乘云度汉微没,风与日争秋浅深
出处:《七月二十朝》
明 · 霍与瑕
醒梦巡檐行且吟,四更人静漏声沉。
月乘云度汉微没,风与日争秋浅深。
苔藓砌间晴上篆,石榴花底暗飘金。
忽惊时序槐黄近,侧耳天南鸿雁音。
月乘云度汉微没,风与日争秋浅深。
苔藓砌间晴上篆,石榴花底暗飘金。
忽惊时序槐黄近,侧耳天南鸿雁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末秋初时节的自然景象与诗人细腻的情感体验。首句“醒梦巡檐行且吟”,以“醒梦”二字开篇,既暗示了梦境与现实的交织,也预示了诗人将在自然中寻找灵感,通过行走与吟诵来表达内心世界。接着,“四更人静漏声沉”描绘了夜深人静的宁静氛围,时间的流逝与外界的寂静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幽静的意境。
“月乘云度汉微没,风与日争秋浅深”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月亮和风赋予了行动力,它们在云层中穿梭,与日光争夺着季节的深浅,生动地展现了夏末秋初时节自然界的动态变化,同时也隐喻了时间的流转与季节的更替。
“苔藓砌间晴上篆,石榴花底暗飘金”则转向对细节的描绘,苔藓在石阶间生长,阳光透过其缝隙形成独特的图案;石榴花在暗处轻轻飘落,金色的花瓣在空中舞动,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感,也增添了诗的美感和诗意。
最后,“忽惊时序槐黄近,侧耳天南鸿雁音”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敏感感知和对远方事物的关注。槐树即将变黄,意味着秋天的到来,而远处鸿雁的叫声,则象征着季节的更迭和生命的迁徙。这两句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细致观察,也蕴含了对生命流转和季节更替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