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怜此鸟在林谷,羽族之中能晦明
出处:《冬日闻百舌》
明 · 刘崧
臈月二日冻雨晴,百舌飞来庭树鸣。
鸣声不已自唱和,一出飞时人尽惊。
我怜此鸟在林谷,羽族之中能晦明。
常年畏寒音语滞,思之不见疑化生。
青门云屯春正远,何得先至江南城。
由来气类兆微物,无乃阳动潜满盈。
南园桃李花乱发,北岸垂杨青载萌。
苦无坚冰与积雪,厉气方此疵穷氓。
书生怪此坐叹息,安得挟弹驱不平。
圣王在上律吕协,燮理况有皋夔英。
凤凰千仞览德下,雍喈或继箫韶声,肯使凡鸟漫纵横。
鸣声不已自唱和,一出飞时人尽惊。
我怜此鸟在林谷,羽族之中能晦明。
常年畏寒音语滞,思之不见疑化生。
青门云屯春正远,何得先至江南城。
由来气类兆微物,无乃阳动潜满盈。
南园桃李花乱发,北岸垂杨青载萌。
苦无坚冰与积雪,厉气方此疵穷氓。
书生怪此坐叹息,安得挟弹驱不平。
圣王在上律吕协,燮理况有皋夔英。
凤凰千仞览德下,雍喈或继箫韶声,肯使凡鸟漫纵横。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冬日闻百舌》描绘了冬季里的一幅生动画面。诗中以腊月初二雨后放晴的日子为背景,百舌鸟在庭树间鸣叫,其鸣声清脆且不断自我唱和,令人惊奇。诗人赞赏百舌鸟能在严寒中保持活力,懂得在隐蔽中生存,同时感叹其因畏寒而话语略显迟滞。他联想到春天尚远,百舌鸟却提前飞至江南,暗示着生机勃发的预兆。
诗人进一步借百舌鸟的出现,寓言性地表达了对社会公正的期待,希望如凤凰般贤明的君主能够治理天下,使得百官各司其职,如同古代的皋夔一样辅佐圣王。他期盼盛世的到来,百鸟和谐共鸣,如同《箫韶》之乐,而非让平凡的鸟儿任意妄为。
整首诗通过百舌鸟的形象,寄寓了作者对于季节变迁、社会秩序和个人理想的感慨,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