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为问葵藿资,何如庙堂肉全文

为问葵藿资,何如庙堂肉

唐 · 高适
耕地桑柘间,地肥菜常熟。
为问葵藿资,何如庙堂肉

拼音版原文

gēngsāngzhèjiānféicàichángshú
wèiwènkuíhuòmiàotángròu

注释

桑柘:桑树和柘树,古代常用作养蚕和种植的树木。
菜常熟:蔬菜早早成熟,指丰收季节。
葵藿:葵花和藿菜,都是常见的农作物,象征简朴生活。
庙堂肉:庙堂之肉,比喻权贵或朝廷的奢华享受。

翻译

在田间耕作,桑柘树丛中穿梭,土壤肥沃,蔬菜总是早早成熟。
我想问问,比起庙堂之上享用的肉类,葵藿这样的普通食物又能提供多少滋养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画面,展示了农民勤劳耕耘、自然恩赐的丰收景象。"耕地桑柘间,地肥菜常熟"两句突出了土地的肥沃和作物的繁盛,这里的“桑”指的是桑树,是养蚕的重要植物,而“柘”则是一种可以作为食用或药用的植物。这两种植物在这里代表了农田中的多样性,同时也暗示着农业生产的丰富成果。

"为问葵藿资,何如庙堂肉"这两句则是通过对比,将田园生活中自然生产出的食物与庙堂里的祭祀食品进行比较。"葵藿"是一种野菜,而"庙堂肉"很可能指的是供奉神灵的牲畜。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对田园生活纯净、天然美好的赞赏,同时也含蓄地批评了庙堂中形式化、奢侈的祭祀习俗。

整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和谐、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间繁华而空虚之物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