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池荷未放,忽已过端阳
出处:《归宗山籁一百四首》
明 · 释函是
山池荷未放,忽已过端阳。
花木宜天暖,人情耽夜凉。
去年苦不雨,今夏满方塘。
预卜秋田稔,可能无再荒。
花木宜天暖,人情耽夜凉。
去年苦不雨,今夏满方塘。
预卜秋田稔,可能无再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山中荷塘的景象与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感悟。首句“山池荷未放”点明地点与季节,荷尚未开放,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接着“忽已过端阳”以时间的流逝,增添了一丝淡淡的遗憾与时光易逝之感。
“花木宜天暖,人情耽夜凉”两句,通过对比白天的温暖与夜晚的凉爽,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喜爱和对生活节奏的享受。花木在温暖的天气下生长得宜,而人们则更喜欢在凉爽的夜晚活动,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状态。
“去年苦不雨,今夏满方塘”则通过去年的干旱与今年的雨水丰沛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循环变化以及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雨水充足使得池塘满溢,预示着丰收的希望。
最后,“预卜秋田稔,可能无再荒”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乐观期待,预见到秋天的农田将会有丰富的收获,暗示了对社会安定、生活富足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描绘了自然景观,又蕴含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美好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