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白露已变霜,孝心竟悲恻全文

白露已变霜,孝心竟悲恻

宋 · 梅尧臣
白露已变霜,孝心竟悲恻
荐衣如念存,拜垄不遑息。
带剑蓬池外,兼程困马力。
礼毕便当还,于诚乃为得。

拼音版原文

báibiànshuāngxiàoxīnjìngbēi

jiànniàncúnbàilǒnghuáng

dàijiànpéngchíwàijiānchéngkùn

便biàndāngháichéngnǎiwèi

注释

白露:指秋季天气转凉,露水凝结成霜。
悲恻:深深的悲哀和同情。
荐衣:祭奠时供奉的衣服,表示对逝者的思念。
念存:怀念、铭记在心。
拜垄:拜祭坟墓。
遑息:无暇休息。
带剑:佩剑出行,可能象征着守丧或哀悼的礼仪。
蓬池:荒凉的池塘。
兼程:连续赶路,不分段。
困马力:使马匹疲惫不堪。
礼毕:仪式结束。
于诚:在于真诚。

翻译

白露已经凝结成霜,孝心突然感到悲伤。
祭奠衣物仿佛怀念亡者,拜祭坟墓无暇停歇。
佩剑行走在荒凉的池塘边,长途跋涉使马力疲惫。
仪式结束后应当立即返回,真诚才是最重要的。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送韩子华十月拜扫》,表达了对友人韩子华在秋寒时节前往祖先墓地扫墓的深深关怀和对孝道的赞扬。"白露已变霜"描绘了深秋的景象,暗示季节更迭,气候转凉,反映出扫墓的时节。"孝心竟悲恻"直接赞美了韩子华的孝顺之情,流露出一丝悲凉之意。

"荐衣如念存","荐衣"是祭奠时供奉衣物,表达对亡者的思念,"如念存"则写出韩子华对先人的深深怀念。"拜垄不遑息"描述他忙碌地在墓地行礼,无暇休息,显示出他对礼仪的尊重和对先人的敬意。

"带剑蓬池外,兼程困马力"通过描绘韩子华带着剑,快速赶路的情景,展现了他急切的心情和旅途的艰辛。"礼毕便当还",表达了对完成祭扫后尽快返回的期待,体现出对时间的把握和对生活的责任感。

最后两句"于诚乃为得",强调了真诚是这种孝行的根本,表达了对韩子华品德的肯定。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充分体现了诗人对孝道的崇尚和对友人行为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