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乔木折,有识共酸辛
出处:《张尚书挽诗 其二》
宋 · 王炎
细数青云士,如公有几人。
登龙心不遂,烹鲤字犹新。
后进思高谊,中朝念信臣。
百年乔木折,有识共酸辛。
登龙心不遂,烹鲤字犹新。
后进思高谊,中朝念信臣。
百年乔木折,有识共酸辛。
注释
细数:仔细计算。青云士:有才华的人。
如公:像您一样。
有几人:有几个。
登龙:飞黄腾达。
心不遂:未能如愿。
烹鲤:古代书信的代称,指写信。
字犹新:书信的内容还清晰如新。
后进:晚辈。
思:怀念。
高谊:高尚的情谊。
中朝:朝廷。
念:铭记。
信臣:忠诚的臣子。
百年乔木:长久的栋梁之材。
折:折断。
酸辛:痛苦和艰辛。
翻译
仔细数一数那些有才华的人,像您这样的人能有几个呢。虽然心中渴望飞黄腾达,但未能如愿,写给友人的书信还保留着当年的深情。
晚辈们怀念您的高尚情谊,朝廷也铭记您忠诚的臣子身份。
如此长久的栋梁之材如今折断,有识之士共同为您的遭遇感到痛心。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王炎为纪念逝者而作的挽歌。诗中通过对逝者的追忆和赞颂,表达了诗人的哀思与怀念之情。
"细数青云士,如公有几人。" 这两句诗是从宏观角度出发,对逝者的品格进行评价,将其置于高远的位置,好像天上的青云一样稀少和珍贵。这种比喻增强了对逝者个人修养和地位的赞美。
"登龙心不遂,烹鲤字犹新。" 这两句则转向个人的情感深处,表达了诗人对于逝者未能实现抱负的叹息,同时又回忆起逝者生前留下的文字或事迹,如同刚烹制好的鱼肉一样鲜活,这里有对逝者的敬仰之情。
"后进思高谊,中朝念信臣。" 这两句诗则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逝者,将其置于历史长河中。"后进"指的是后来的学人或士子,他们在思考和学习先贤的品格和教诲时,都会想到这位逝者的高尚情操。而"中朝"则是对整个王朝的评价,表明逝者在朝廷中的忠诚和信义得到了大家的铭记。
"百年乔木折,有识共酸辛。" 最后两句诗转向自然界,通过比喻来表达时间流逝与生命易逝的感慨。百年老树的倒下象征着岁月对生命力的摧毁,而有智之人对于这种生生世世的辛酸都能感同身受。
整首诗在情感和意境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不仅展现了逝者非凡的人格魅力,也体现了诗人的深切哀思和对逝者的崇高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