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尽了无迹,漫然清兴殊
出处:《夏日閒居二首 其一》
清末民国初 · 曹家达
春尽了无迹,漫然清兴殊。
林阴羃江浒,芳草上城隅。
午梦书为蘖,醉乡天与徒。
南风知我意,吹熟北村庐。
林阴羃江浒,芳草上城隅。
午梦书为蘖,醉乡天与徒。
南风知我意,吹熟北村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闲居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更替与自然景色的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个人情感和思考。
首句“春尽了无迹”点明季节转换,春天悄无声息地离去,没有留下任何痕迹,暗示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循环更替。接下来,“漫然清兴殊”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季节变化的独特感受,一种淡淡的清雅之兴,似乎在春去夏来之际,内心产生了某种微妙的变化或感悟。
“林阴羃江浒,芳草上城隅”两句,通过视觉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生机与宁静的画面:茂密的树林遮蔽着江边,绿意盎然;而城角处,芳草萋萋,延伸至远方。这样的景象既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也映射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向往。
“午梦书为蘖,醉乡天与徒”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午后的梦境与书籍的结合,仿佛孕育了新的思想或灵感,而“醉乡天与徒”则可能暗喻诗人通过某种方式(如阅读、沉思)达到了心灵的自由与超脱状态,仿佛进入了精神的乐园。
最后,“南风知我意,吹熟北村庐”一句,以南风拟人化,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的心意能被理解,如同南风能带来温暖与收获一样,最终让北村的庐舍得到成熟与丰收。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和谐人际关系的渴望,也寄托了对生活美好未来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季节变迁的敏感感知,以及在闲居生活中寻求心灵慰藉与精神超越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