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大明照四海,之子乃陆沈全文

大明照四海,之子乃陆沈

元 · 余阙
大明照四海,之子乃陆沈
远绝仁义绊,结宇幽嵓阴。
荟翳谷中路,崭崱北山岑。
窗莺响初荫,陇月颓夕林。
时凭曲水几,萧散发长吟。
委化谅为达,滞乐恐遂淫。
援琴鼓招隐,念子为薰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幽居中的生活状态与心境,充满了深沉的哲理和自然的和谐之美。

首先,“大明照四海,之子乃陆沈。”开篇即以“大明”象征光明与希望,而“陆沈”则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隐匿与沉静,形成鲜明对比,预示着接下来将展开一段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宁静的故事。

接着,“远绝仁义绊,结宇幽嵓阴。”进一步强调了主人公对世俗束缚的超脱,选择在幽暗的山谷中建立居所,追求心灵的自由与纯净。这种与世隔绝的生活方式,体现了对传统价值观的反思与超越。

“荟翳谷中路,崭崱北山岑。”描绘了隐居地的自然环境,谷中道路被茂密的植被遮蔽,北山则显得峻峭险峻。这样的环境不仅为隐士提供了隐逸的空间,也象征着他内心的坚韧与不屈。

“窗莺响初荫,陇月颓夕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隐居生活的日常景象。清晨,窗外的黄莺鸣叫,树荫初生;傍晚,陇上的月亮逐渐西斜,夕阳映照下的树林。这些自然景象既增添了生活的诗意,也寓意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循环。

“时凭曲水几,萧散发长吟。”描述了隐士在曲水流觞旁,披散着长发,悠然自得地吟唱的情景。这一画面充满了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意味。

“委化谅为达,滞乐恐遂淫。”表达了对生命变化的理解与接纳,以及对过度享乐的警惕。在隐居生活中,主人公学会了顺应自然规律,避免陷入物质与欲望的泥潭。

“援琴鼓招隐,念子为薰心。”最后,主人公弹奏古琴,邀请志同道合之人共赏隐居之乐,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这不仅是对友情的珍视,也是对精神交流与共鸣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主人公对自由、自然与精神追求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世俗束缚的超越。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隐居生活画卷,更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考和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