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省中华月秋谁在,曲里高山晚自疑全文

省中华月秋谁在,曲里高山晚自疑

明 · 王世贞
使者邢襄拥传迟,遥从玉树寄相思。
省中华月秋谁在,曲里高山晚自疑
岂谓中原仍握手,又从吾世见论诗。
怜君北走幽州道,易水浮云片片垂。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世贞的《恽光世过于鳞邢州见怀出示有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邢襄的深深思念之情。首句“使者邢襄拥传迟”,描绘了邢襄作为使者行动迟缓,可能是因为公务繁忙或旅途遥远,这为后文的情感铺垫了背景。接着,“遥从玉树寄相思”一句,以“玉树”象征远方,表达了诗人对邢襄的思念如同跨越千里,通过书信传递。

“省中华月秋谁在”写到秋天的夜晚,诗人想象邢襄身处异地,对着明亮的中秋月,不禁引发对他的牵挂。接下来,“曲里高山晚自疑”进一步渲染了孤寂的氛围,暗示邢襄在异乡的孤独和对家乡的疑惑。

“岂谓中原仍握手,又从吾世见论诗”表达了诗人惊喜之情,没想到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还能有机会再次相聚,共同探讨诗歌,这是他们友情的深厚体现。

最后两句“怜君北走幽州道,易水浮云片片垂”中,“怜君”表达了诗人对邢襄的关怀,他感叹邢襄北行至幽州的艰辛,而“易水浮云”则寓含了离别之感,如同易水边的飘零白云,象征着他们的友谊在时空中的飘摇。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描绘邢襄的行程和诗人对他的思念,展现了深厚的友情,以及对相聚时光的珍视。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