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地巍然起一峰,历山西畔隔湖东
出处:《题安阳山翠微寺》
宋 · 唐皞
平地巍然起一峰,历山西畔隔湖东。
势侵云汉千寻直,影落烟村四面同。
龙窟正当螺髻顶,僧居端在画图中。
邦人不独资观赏,旱岁为霖更有功。
势侵云汉千寻直,影落烟村四面同。
龙窟正当螺髻顶,僧居端在画图中。
邦人不独资观赏,旱岁为霖更有功。
拼音版原文
翻译
平地上突兀耸立一座山峰,它位于历山西侧,隔着湖泊在东边显现。它的气势直入云霄,高达千丈,山影映照在四周的烟雾缭绕的村庄中,无处不在。
龙潭正好位于山峰的顶部,就像螺髻般秀美,僧人的住所仿佛就在画中一般。
本地的人们不仅因为欣赏它的美景,更因为它在干旱年份能带来甘霖,有着实际的功劳。
注释
巍然:形容山峰高大雄伟的样子。历山:古代中国的一座名山。
螺髻顶:形容山峰形状像女子的发髻。
旱岁:指干旱的年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雄伟壮观的山峰位于安阳山翠微寺附近,它拔地而起,高耸入云,与历山西侧的湖景相映成趣。山势直插云霄,仿佛有千寻之高,其倒影则映照在周围的烟雾缭绕的村庄,景色统一和谐。山巅形似龙窟,恰似螺髻之顶,而寺庙坐落在其中,如画卷般美丽。诗人强调此山不仅供人们欣赏,更在干旱之时发挥着降雨的功德,对当地百姓有着实际的恩惠。整体上,这是一首赞美自然景观并寄寓人文关怀的山水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