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为石磊磊,今为冢青青
身非苕华质,饪割同秋鲭。
浊水不流渭,清水不流泾。
我石匪浣衣,危立峙中庭。
雷风水火力,受此崭宕形。
桀纣为兄弟,何以茂舜荣。
奇杌为一家,何以秀尧苓。
我意不如石,怪叹生幽冥。
敢失童麋步,壮趾以灭铭。
石孤如谏士,石严如司刑。
昔为石磊磊,今为冢青青。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元汴所作的《哭石交十首》中的第三首,以石喻人,表达了对逝去友情的深切哀悼和对忠诚与正直品质的赞美。
首句“训狐老成魅,厌闻人血腥”,以狐狸的老成狡猾比喻逝去的朋友,暗示其在世时的智慧与狡黠,同时也暗含了对血腥、暴力行为的厌恶,预示着对逝去之人的怀念和对其人格的尊重。
“身非苕华质,饪割同秋鲭”两句,将逝者比作非苕华(一种质地坚硬的木材)的物体,在烹饪切割时如同秋天的鲭鱼,强调了其坚韧不屈的品质和面对困难时的从容。
“浊水不流渭,清水不流泾”运用自然界的水流比喻,渭水和泾水交汇后不再分开,象征逝者与友人间深厚而不可分割的情感纽带。
“我石匪浣衣,危立峙中庭”将自己比作石头,虽不能洗涤衣物,却能稳稳地矗立在庭院之中,象征着诗人对逝去友情的坚守和纪念。
接下来的几句“雷风水火力,受此崭宕形”描述了石头在自然界力量作用下的形态变化,但即便如此,石头依然保持其独特的形状,寓意逝者虽已离世,但其精神品质永存不衰。
“桀纣为兄弟,何以茂舜荣。奇杌为一家,何以秀尧苓”通过对比历史上的暴君和贤君,以及奇异的树木与普通的草木,表达了对逝者品格的崇敬,认为其虽身处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仍能保持高尚的道德品质。
“我意不如石,怪叹生幽冥。敢失童麋步,壮趾以灭铭”表达了诗人自愧不如逝者的坚定与忠诚,即使在幽冥之地也发出感叹,不敢忘记逝者的教诲,决心以壮志铭刻其精神。
最后,“石孤如谏士,石严如司刑。昔为石磊磊,今为冢青青”将逝者比作孤独的谏士和公正的法官,过去是磊磊的石头,现在化为青青的坟墓,形象地描绘了逝者从生前的坚定到去世后的永恒纪念。
整首诗通过对石头的比喻,深刻地表达了对逝去友情的哀思和对忠诚、正直品质的颂扬,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人性美好面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