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沟防废不修,万姓罹凶荒全文

沟防废不修,万姓罹凶荒

出处:《下田雨叹
清 · 徐昂发
古者制田亩,其要维沟防。
崇方与广杀,秩秩悬宪章。
厥田虽沮洳,堤岸峻且强。
水淫不能灾,歉岁成丰穰。
汉时贤守令,此义尚肃将。
奈何千载下,朘剥为循良。
养人乃食人,田事岂所详。
遂使三尺雨,下隰波沧浪。
呜呼匠人职,古法未渺茫。
沟防废不修,万姓罹凶荒
一言俟采风,吏责非天殃。

鉴赏

这首诗《下田雨叹》由清代诗人徐昂发创作,通过对比古代与现代在农田管理上的差异,表达了对古代农耕智慧的赞美以及对当前社会现象的忧虑。

开篇“古者制田亩,其要维沟防”,诗人追溯历史,赞扬古人制定田亩制度时注重沟渠堤坝的建设,认为这是确保农田安全的关键。接着,“崇方与广杀,秩秩悬宪章”描述了古代农田规划的严谨与规范,强调了制度的重要性。“厥田虽沮洳,堤岸峻且强。水淫不能灾,歉岁成丰穰。”通过描绘即使在低洼多水的田地,因为坚固的堤岸保护,也能在干旱年份收获丰饶,体现了古代农耕技术的高超。

然而,转折出现在“汉时贤守令,此义尚肃将。奈何千载下,朘剥为循良”。诗人感慨,尽管古代官员重视农田管理,但到了后世,却因贪腐和不作为导致农田管理失序,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接下来,“养人乃食人,田事岂所详”揭示了问题的核心——官僚体系的腐败使得本应服务于民的政策变成了压榨百姓的工具。最后,“遂使三尺雨,下隰波沧浪。呜呼匠人职,古法未渺茫。沟防废不修,万姓罹凶荒。一言俟采风,吏责非天殃。”诗人哀叹,即使是微小的雨水,也因为沟渠的废弃而引发洪水,导致百姓遭受灾难。他呼吁人们反思,治理国家的职责在于遵循古法,修复农田设施,而非让百姓承受无妄之灾。

这首诗以深沉的笔触,反映了古代与现代在农业管理上的巨大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智慧的怀念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