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门立久倦,浊醪归徐倾
出处:《晚立偶作》
宋 · 赵蕃
晨雨湿木兰,夕风吹紫荆。
江南异中州,春晚犹秋清。
壮年不可恃,老态忽已生。
柴门立久倦,浊醪归徐倾。
江南异中州,春晚犹秋清。
壮年不可恃,老态忽已生。
柴门立久倦,浊醪归徐倾。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晨:清晨。雨:雨。
湿:打湿。
木兰:木兰花。
夕:傍晚。
风:风。
紫荆:紫荆树。
江南:江南地区。
异:不同。
中州:中原。
春晚:晚来的春天。
犹:仍然。
秋清:秋天般的清爽。
壮年:壮年时期。
恃:依赖。
老态:衰老之态。
忽已生:忽然显现。
柴门:柴门。
立久:站立久了。
倦:疲倦。
浊醪:浊酒。
归:回家。
徐倾:慢慢喝。
翻译
清晨的雨打湿了木兰花,傍晚的风拂过紫荆树。江南的春天与中原不同,晚来的春意仍如秋天般清爽。
壮年时光不再可依赖,衰老之态忽然显现。
在简陋的柴门前站立久了感到疲倦,慢慢喝着浊酒以解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天之中的自然景象和诗人的内心感受。"晨雨湿木兰,夕风吹紫荆",通过晨雨打湿木兰花和傍晚风吹过紫荆花,展现了江南春天特有的清新与湿润。江南与中原不同,即使春末,气候依然保持着类似秋天的凉爽。
"江南异中州,春晚犹秋清",进一步强调了江南的气候特点,以及诗人对这种与众不同的季节感受的微妙体察。接下来,诗人感慨人生无常,"壮年不可恃,老态忽已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青春不再的感叹。
最后两句"柴门立久倦,浊醪归徐倾",诗人站在简陋的柴门前,因长久站立而感到疲倦,于是慢慢品酌浊酒,寻求片刻的宁静与慰藉。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也融入了人生的哲思,体现了赵蕃诗歌的深沉与内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