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帘不见喧嚣事,尽日唯闻禽鸟声
出处:《夏日直秘阁》
宋 · 李至
蓬阁清虚称野情,华阳巾稳葛衣轻。
垂帘不见喧嚣事,尽日唯闻禽鸟声。
小桧影中铺砚席,短槐阴下著茶铛。
却愁穷巷晚归去,尘土满街冲热行。
垂帘不见喧嚣事,尽日唯闻禽鸟声。
小桧影中铺砚席,短槐阴下著茶铛。
却愁穷巷晚归去,尘土满街冲热行。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蓬阁:简陋的草屋。清虚:清静空旷。
野情:野外的生活情趣。
华阳巾:古代的一种头巾。
葛衣:用葛布制成的衣服,轻便凉爽。
喧嚣事:嘈杂的人事。
尽日:整天。
禽鸟声:鸟儿的鸣叫声。
砚席:书桌和砚台。
茶铛:煮茶的器具。
穷巷:贫穷或狭窄的小巷。
晚归:傍晚回家。
尘土:尘埃。
冲热行:在热浪中行走。
翻译
蓬阁清静适合我野外的心境,华阳巾稳当葛衣穿得轻松。垂下窗帘隔绝外界的喧闹,整天只听见鸟儿的鸣叫声。
在小桧树的阴影下铺开书桌,短槐树下放置煮茶的器具。
却担心傍晚在狭窄的小巷归家,街上尘土飞扬,热浪滚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在夏日的午后,隐居于深闺之中,享受着清静幽雅的生活情趣。诗中的“蓬阁”指的是简陋的楼阁,“野情”则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华阳巾稳葛衣轻”形容诗人穿戴简单而舒适,准备开始他的阅读和写作。
“垂帘不见喧嚣事”表明诗人屏蔽了外界的喧闹,“尽日唯闻禽鸟声”则是他全天只听得到自然界中鸟鸣的声音,这两句强调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关注和对外在干扰的排斥。
“小桧影中铺砚席,短槐阴下著茶铛”描绘了诗人的阅读与品茗的宁静生活。砚是古代文人书写时用来研磨墨汁的工具,而“小桧影中铺砚席”则是他在微小的桧树影下布置好了书写之所;而“短槐阴下著茶铛”则表明诗人在另一棵较矮小的槐树下摆放了煮茶用的锅具。
然而,尽管诗人享受着这种宁静与孤独,但“却愁穷巷晚归去,尘土满街冲热行”透露出一丝对现实生活的不舍和对归途的担忧。这里的“穷巷”指的是狭窄的小路,“晚归”则表明诗人不得不在日暮时分离开他心爱的隐居之地,而“尘土满街冲热行”则形容外界生活的繁华与喧嚣,这与前文中的宁静氛围形成鲜明对比。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他对于世俗纷争的超脱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