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寓陈杂诗十首(其二)赏析

寓陈杂诗十首(其二)

宋 · 张耒
昔记古甲子,商灭而周兴。
如何雨此日,乃为霪雨徵。
阴阳久乖张,此事颇有凭。
岂天悔牧野,洗此漂杵腥。
旧雨水未乾,洞房苔欲青。
新雨虽霢霢,欺我墙善崩。
虚堂就夕眠,永夜楸桐声。
萧然秋气至,岂觉巾屦轻。
怜我老病者,三伏困薰蒸。
得凉且饱饭,何暇念秋成。

翻译

从前记得古时甲子,商朝灭亡周朝兴起。
为何在这天降雨,竟是连绵阴雨的征兆。
天地间的阴阳长久失衡,这事似乎有迹可循。
难道上天对牧野之战感到后悔,要洗净那里的血污和残暴。
旧雨还未干透,屋内房间的苔藓正要变绿。
新雨虽小,却让我担忧墙壁脆弱,容易崩塌。
空荡的厅堂夜晚入睡,整夜都能听到楸桐的声响。
清冷的秋意渐浓,哪还觉得头巾鞋子沉重。
怜悯我这年迈多病之人,在三伏天里备受炎热煎熬。
能得一丝凉意并吃饱饭,哪有闲心去忧虑秋天的收成。

注释

甲子:古代纪年法,六十甲子一轮回。
商灭:指商朝被周朝取代的历史事件。
阴阳:中国古代哲学概念,指天地间对立统一的两种力量。
牧野:地名,周武王伐纣的重要战场。
漂杵腥:比喻战争的残酷和血腥。
洞房:深宅大院中的内室。
霢霢:形容小雨连绵。
虚堂:空旷的厅堂。
楸桐:两种树木,古人常用来营造环境氛围。
三伏:农历夏季最热的三个十天,此处指盛夏。
薰蒸:形容酷暑湿热。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诗人张耒的作品,名为《寓陈杂诗十首·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借古今之变和自然现象来抒发自己的感慨。

"昔记古甲子,商灭而周兴。如何雨此日,乃为霪雨徵。" 这四句通过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时代变迁的感慨。

"阴阳久乖张,此事颇有凭。岂天悔牧野,洗此漂杵腥。" 这两句则是借用自然现象来表达诗人的内心世界,似乎在暗示着某种历史或个人经历的忧虑。

"旧雨水未乾,洞房苔欲青。新雨虽霢霢,欺我墙善崩。" 这两句通过对比旧雨与新雨,描述了时间流转和物态变迁,可能是诗人内心对于变化的感受。

"虚堂就夕眠,永夜楸桐声。萧然秋气至,岂觉巾屦轻。" 这四句则描绘了一种静谧而孤独的生活场景,诗人在秋风中感到凉意,似乎也反映出对季节更替和生命流逝的一种感伤。

最后两句 "怜我老病者,三伏困薰蒸。得凉且饱饭,何暇念秋成。" 则是诗人在自我哀叹中表达了对自己年迈多病的同情,同时也表露了一种对于生活的小小安慰和对未来无奈的接受态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历史的回顾、自然现象的描写以及个人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深刻的人生观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