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斋居竹为床,野服冠用箨全文

斋居竹为床,野服冠用箨

出处:《题太平别业
明 · 谢士元
吾道重卷舒,所属皆真乐。
建溪有閒翁,谢事老林壑。
结庐面一丘,幽深更磅礴。
绿水浮前荣,青山连近郭。
斋居竹为床,野服冠用箨
遗后多积书,却老剩栽药。
先春理锄耰,课仆事耕作。
秋来三径黄,风葩间霜萼。
看云还杖藜,枣熟或自剥。
邻叟时经过,忘情共欢谑。
野兴不自持,携琴领孤鹤。
有时发商歌,闻者咸惊愕。
何人知我心,我心无愧怍。
万古此江山,因君愈恢廓。
老我鞅掌怀,卜邻敢忘酌。
抚卷忆乡山,千重云漠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太平别业中的生活,充满了自然与内心的和谐之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士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以及其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满足。

首句“吾道重卷舒,所属皆真乐”表达了隐士对生活的态度,认为生活的乐趣在于随心所欲,自由自在。接着,“建溪有閒翁,谢事老林壑”点出人物身份和生活环境,一位在建溪边的老翁,远离尘世的喧嚣,过着闲适的生活。

“结庐面一丘,幽深更磅礴”描绘了隐士居住环境的幽静与壮丽,一面是小丘,一面是深邃而雄伟的景色。随后,“绿水浮前荣,青山连近郭”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美丽,绿水环绕,青山相连,与城市相接,构成一幅动人的山水画卷。

“斋居竹为床,野服冠用箨”展示了隐士简朴的生活方式,竹床、野服、竹冠,与自然融为一体。接下来,“遗后多积书,却老剩栽药”则透露出他对知识的追求和对健康的重视。

“先春理锄耰,课仆事耕作”表现了隐士的农耕生活,春天开始耕种,教导仆人劳作,与土地紧密相连。秋季,“三径黄,风葩间霜萼”,描绘了丰收的景象,金黄的稻田与霜花点缀的花朵交织在一起。

“看云还杖藜,枣熟或自剥”展现了隐士悠闲的生活状态,看云游走,自摘成熟的枣子,享受自然的乐趣。与邻人交往,“邻叟时经过,忘情共欢谑”,体现了邻里间的和谐与欢乐。

“野兴不自持,携琴领孤鹤”描绘了隐士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弹琴、与鹤相伴,心灵得到了极大的释放。最后,“有时发商歌,闻者咸惊愕”表明他有时会吟唱高雅的歌曲,令人惊叹。

“何人知我心,我心无愧怍”表达了隐士对自我价值的肯定,认为只有自己真正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万古此江山,因君愈恢廓”赞美了自然的壮丽,并因隐士的存在而更加宽广。

“老我鞅掌怀,卜邻敢忘酌”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希望在老去之时,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共享美酒。“抚卷忆乡山,千重云漠漠”则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心中满是云雾缭绕的山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隐士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状态,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