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名君莫懒,吾病负平生
出处:《寄江子我》
宋 · 晁冲之
契阔三秋日,情亲四海兄。
只应常折柳,何必更班荆。
老把诗为活,遥将月伴行。
功名君莫懒,吾病负平生。
只应常折柳,何必更班荆。
老把诗为活,遥将月伴行。
功名君莫懒,吾病负平生。
注释
契阔:形容离别后重逢的深情厚谊。三秋日:指秋季,象征着岁月漫长。
情亲:深厚的兄弟情谊。
四海兄:四海皆兄弟之意。
折柳:古时习俗,折柳表示送别。
班荆:古人相见于野外,铺荆草而坐,表示真诚相待。
老把诗为活:把诗歌当作生活的一部分。
遥将月伴行:借月寄托情感,相伴前行。
功名:追求的名声和地位。
懒:懈怠,不努力。
吾病:我遗憾。
负平生:辜负了一生的抱负。
翻译
在漫长的秋天里相聚,如同四海兄弟情深意长。我们只需常常折取柳枝,不必像古人那样在地上铺荆棘相迎。
我常常以诗为伴,让月亮陪我远行。
功名之事你不要懒散,我的一生未能实现的抱负,希望你能达成。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晁冲之所作,标题为《寄江子我》。诗中流露出浓郁的情谊和深沉的哲理。
“契阔三秋日,情亲四海兄。”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深厚情感,如同兄弟一般。这里的“契阔”指的是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辽阔,“三秋”则是指三个季节,意指时光流逝,而“四海”象征着广泛无边的友谊。
“只应常折柳,何必更班荆。” 这两句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不随波逐流的情怀。这里的“折柳”是古代文人喜爱的行为,象征着清高自守,而“班荆”则代表了世间纷争和复杂的人际关系。诗人倡导的是一种宁愿保持自己的个性,不必去迎合世俗。
“老把诗为活,遥将月伴行。”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诗歌的热爱,以及通过写作来寄托自己精神世界的情感。“老把诗为活”意味着诗歌成为了诗人的生命,“遥将月伴行”则是说在夜深人静时,诗人与明亮的月光为伴,进行心灵上的旅行。
“功名君莫懒,吾病负平生。” 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一种对于世俗功名的淡然态度,以及对自己一生的反思。这里的“功名”指的是功绩和名誉,“吾病”则是诗人内心的感慨,即便是一生的努力,也不过如此。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一种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