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猛士安在哉,四海复永清全文

猛士安在哉,四海复永清

出处:《过沛望歌风台
明 · 石宝
三王久不作,淳风变纵横。
兵戈入战国,耆宿填秦坑。
天赐赤帝子,龙泉定升平。
岂独体貌异,圣度畴与京。
功成归故里,慷慨道平生。
意气自雄俊,歌词亦峥嵘。
至今千载下,闻者心胆明。
是宜冠庶物,直与商周并。
帝子乘龙升,故台未全平。
台下春草绿,时鸟间关鸣。
猛士安在哉,四海复永清
仰见云飞扬,溯风有馀情。

鉴赏

此诗《过沛望歌风台》由明代诗人石宝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追忆,展现了对古代帝王功业的感慨与敬仰。

首句“三王久不作,淳风变纵横”描绘了历史的变迁,三王时代远去,淳朴之风渐失,战乱纷争成为主流。接着“兵戈入战国,耆宿填秦坑”进一步描述了战国时期战争的残酷,以及秦朝暴政导致的老者悲惨命运。

“天赐赤帝子,龙泉定升平”转而赞颂刘邦(赤帝子)及其领导下的汉朝,龙泉象征着太平盛世的到来。诗人强调的不仅是刘邦的个人特质,更是其治理国家的圣明度量。

“功成归故里,慷慨道平生”描绘了刘邦功成名就后返回故乡的情景,表达了他面对过往岁月的豪迈与坦荡。接下来“意气自雄俊,歌词亦峥嵘”赞美刘邦不仅在行动上英勇非凡,在言语上也充满力量与激情。

“至今千载下,闻者心胆明”指出即便千年之后,人们提及刘邦的事迹仍能感到心灵的光明与勇气。最后“是宜冠庶物,直与商周并”表达了对刘邦功绩的崇高评价,认为其成就堪比商周时期的伟大帝王。

“帝子乘龙升,故台未全平”转而描述刘邦去世后,其留下的精神遗产仍在人间流传。接下来“台下春草绿,时鸟间关鸣”描绘了歌风台周围的自然美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

“猛士安在哉,四海复永清”感叹英雄已逝,但天下再次迎来了长久的和平。最后“仰见云飞扬,溯风有馀情”以自然景象结束全诗,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怀念与敬仰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和平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