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因卜鬣愁崩雨,何用穿貂必冒霜
出处:《董尧章谢国塾归葬其亲送之》
明 · 徐渭
异姓侯王有定襄,为君东道即儿郎。
不因卜鬣愁崩雨,何用穿貂必冒霜。
车骑殷勤虚左席,榻尘容易厚高梁。
明年二月葡萄绿,莫负花前设醴香。
不因卜鬣愁崩雨,何用穿貂必冒霜。
车骑殷勤虚左席,榻尘容易厚高梁。
明年二月葡萄绿,莫负花前设醴香。
鉴赏
此诗由明代诗人徐渭所作,名为《董尧章谢国塾归葬其亲送之》。诗中描绘了对友人董尧章归乡安葬先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其归途的殷切关怀与祝福。
首联“异姓侯王有定襄,为君东道即儿郎”以夸张的手法,将友人董尧章比作异姓诸侯,而自己则作为东道主,如同对待自己的儿子一般,表达了深厚的情谊和对友人的尊重。
颔联“不因卜鬣愁崩雨,何用穿貂必冒霜”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暗示了友人归途的艰难与挑战,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这里“卜鬣”可能是指占卜或预测,暗含对风雨的担忧;“穿貂”、“冒霜”则是对严寒的描述,象征着旅途的艰辛。
颈联“车骑殷勤虚左席,榻尘容易厚高梁”进一步展现了主人对友人的热情款待与周到安排。通过“虚左席”这一古代表示尊贵的礼仪,以及“榻尘容易厚高梁”的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了主人对友人的敬重与关怀。
尾联“明年二月葡萄绿,莫负花前设醴香”则寄予了对未来相聚的美好期待。诗人预想在来年的二月,当葡萄开始泛绿时,希望友人能再次相聚,共享美酒佳肴,体现了深厚的友情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对友人归葬之事的描绘,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