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归拜堂下,堂上方盛年
出处:《内景堂送吕大还彭城同檀玉铉杜生之》
清 · 万寿祺
橡楠缘冬气,郁郁储群烟。
远风振天羽,征雁皆南还。
一岸隔遥水,入路临溪田。
朝发甘罗城,夕驻清河湾。
偃息秣良马,束书悬双鞍。
爱此严霜辰,高帽发连卷。
轮蹄动不息,佳兴引胜缘。
绮思托幽素,怀彼《行路》篇。
淮河日已远,黄河何溅溅。
握手石梁侧,纵目当遐天。
丈夫安可悲,敬业尚慎旃。
子归拜堂下,堂上方盛年。
远风振天羽,征雁皆南还。
一岸隔遥水,入路临溪田。
朝发甘罗城,夕驻清河湾。
偃息秣良马,束书悬双鞍。
爱此严霜辰,高帽发连卷。
轮蹄动不息,佳兴引胜缘。
绮思托幽素,怀彼《行路》篇。
淮河日已远,黄河何溅溅。
握手石梁侧,纵目当遐天。
丈夫安可悲,敬业尚慎旃。
子归拜堂下,堂上方盛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季时节,橡楠树丛中弥漫着浓厚的雾气,远处的风振动着天空,南飞的大雁归来,展现出一幅宁静而富有季节感的画面。诗人从甘罗城出发,傍晚时分抵达清河湾,休息之余不忘喂马读书,享受这霜冷的时光。他戴上高帽,思绪飘向远方,沿途景色激发了他的游兴,心中寄托着对《行路》一类诗篇的热爱。
诗人感慨淮河虽远,黄河水声潺潺,与友人石梁边握手话别,目光投向遥远的天际,强调男儿不应因距离而悲伤,应敬业谨慎。最后祝愿朋友在家中正值壮年,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的祝福。整体上,这首诗情感深沉,寓含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