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肆帘垂去建阳,谁尸朽壳问行藏
出处:《广遣兴五十八首》
明末清初 · 王夫之
卜肆帘垂去建阳,谁尸朽壳问行藏。
逢人遍握凶年粟,顾我元无续命汤。
鼠变不妨尧畏禹,羊亡自觉谷贤臧。
障泥拚取前溪滑,夜半深池纵瞎缰。
逢人遍握凶年粟,顾我元无续命汤。
鼠变不妨尧畏禹,羊亡自觉谷贤臧。
障泥拚取前溪滑,夜半深池纵瞎缰。
鉴赏
这首诗是王夫之在明末清初所作的《广遣兴五十八首》中的第四十四首,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一幅社会现实图景。首句“卜肆帘垂去建阳”,通过写占卜摊位的帘幕低垂,暗示了时局动荡不安,人们寻求未知命运的指引,远离建阳(地名)可能隐含着逃避战乱或政治迫害的意思。
接下来,“谁尸朽壳问行藏”暗指世事如梦,人们在困苦中探寻生存之道,如同询问朽木般的命运。“逢人遍握凶年粟”,形象地描绘了饥荒年代人们四处乞讨粮食的艰辛,反映出社会的贫困与不公。
“顾我元无续命汤”表达了诗人自身的无奈与悲哀,他感叹自己没有解救苦难的良药。“鼠变不妨尧畏禹”,借老鼠比喻小人物的生存智慧,即使身处困境也能适应,但同时也揭示出即便尧舜这样的圣君也会对禹的治水才能感到敬畏,暗示了世事无常。
“羊亡自觉谷贤臧”进一步深化主题,羊的消失让人意识到谷物的价值,谷贤臧(谷子和小米)在这里象征着生活的必需品,诗人借此表达对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同情和对社会公正的渴望。
最后两句“障泥拚取前溪滑,夜半深池纵瞎缰”,描绘了在艰难环境中,人们不得不冒险前行的画面,即使是黑夜深池,也要放开缰绳,勇往直前,哪怕前方道路坎坷,寓意着坚韧不拔的人生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反映了明末清初社会的动荡与民生疾苦,以及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公正理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