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今堤边柳,为谁管残春
出处:《三月初晚晴寄高缙之三首 其二》
宋 · 陈造
人家绣闺闲,湖上妆面新。
湖山箫鼓中,鱼鸟安得驯。
山灵建飞雨,净洗绮罗尘。
即今堤边柳,为谁管残春。
湖山箫鼓中,鱼鸟安得驯。
山灵建飞雨,净洗绮罗尘。
即今堤边柳,为谁管残春。
注释
绣闺:女子的闺房。闲:空闲,悠闲。
湖上:湖边。
妆面:妆容。
箫鼓:吹奏乐器,这里指音乐活动。
鱼鸟:比喻湖中的生物。
驯:平静,安宁。
山灵:山中的精灵或自然之力。
飞雨:阵雨,疾雨。
绮罗:华丽的丝织衣物。
堤边:河堤旁边。
柳:象征春天和离别。
残春:暮春,快要结束的春天。
翻译
绣闺中的女子闲适度日,湖面上的新妆映照湖光。在湖光山色的箫鼓声中,鱼鸟如何能保持平静。
山神似乎施展法力,降下清雨,洗净了华丽衣物上的尘埃。
如今堤边的柳树,又能为谁守候这即将逝去的春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活气息的画面。首句“人家绣闺闲”暗示了湖边女子的闲适生活,可能是在家中绣花或打扮。次句“湖上妆面新”进一步描绘了女子在湖边精心梳妆的情景,湖光山色映衬着她新妆的容颜。
接下来,“湖山箫鼓中”引入了音乐和自然的和谐,湖上的箫鼓声与山水相融,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欢快的氛围。然而,“鱼鸟安得驯”则以反问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和谐景象的赞叹,暗示鱼鸟在这种环境中也显得格外安详。
“山灵建飞雨”运用拟人手法,将山神赋予了降雨的能力,雨水仿佛是山神的馈赠,洗净了湖面上的尘埃,增添了清新的气息。最后一句“即今堤边柳,为谁管残春”以柳树作为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这美景虽美,却不知会被何人欣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湖上女子的日常生活,以及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流露出淡淡的离别情绪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陈造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展现了宋诗的婉约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