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谁尽了,达此固怡然
出处:《和唐伯宪二首 其一》
宋 · 姜特立
倦翼投深樾,惊鳞忆故川。
渊明松有径,杨恽豆宜田。
穷达安微分,行藏愧昔贤。
此心谁尽了,达此固怡然。
渊明松有径,杨恽豆宜田。
穷达安微分,行藏愧昔贤。
此心谁尽了,达此固怡然。
注释
倦翼:疲倦的翅膀。深樾:浓密的树荫。
惊鳞:受惊的鱼鳞。
故川:从前的河流。
渊明:陶渊明(东晋诗人,以隐居著称)。
松有径:松树下的小径。
杨恽:西汉杨恽(因诗文得罪权贵被贬)。
豆宜田:种豆的地方适宜田园生活。
穷达:困厄与显达。
安微分:安心于自己的位置。
行藏:行事和藏身。
昔贤:往日的贤人。
此心:我的心愿。
尽了:完全理解。
怡然:愉快的样子。
翻译
疲倦的鸟儿飞向浓密的树荫,受惊的鱼儿想起从前的河流。像陶渊明一样,松树下的小径适宜隐居,杨恽种豆的地方适合田园生活。
无论困厄还是显达,我都安心于自己的位置,行事藏身都感到愧对往日的贤人。
我的心愿有谁能完全理解?达到这样的境地,我内心自然感到愉快。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沉的画面。诗人以倦飞的鸟儿投向茂密的树荫,受惊的鱼儿忆起以往的河流,寓言自己在人生的疲惫与变迁中寻找安宁。诗人引用陶渊明和杨恽的典故,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境遇的淡然态度。他自谦地说,无论身处逆境还是顺遂,都难以达到古代贤人的境界,但内心深处对这种超脱的理解和接纳让他感到满足和安然。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恬淡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