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因疏诞妨知己,惆怅何人为守玄
出处:《春日閒居杂怀十首》
明 · 王世贞
推案空庭意悄然,偶缘行饭向花前。
云门午色来高坐,海国春寒搅独眠。
千石已惭过邴奉,二毛应惜到潘年。
纵因疏诞妨知己,惆怅何人为守玄。
云门午色来高坐,海国春寒搅独眠。
千石已惭过邴奉,二毛应惜到潘年。
纵因疏诞妨知己,惆怅何人为守玄。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世贞的《春日閒居杂怀十首(其五)》描绘了诗人独自在空庭中静思的场景。首句“推案空庭意悄然”,通过“推案”和“空庭”的细节,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深沉。他偶然间在花前行走,只为觅食,这又暗示了生活的简单和内心的闲适。
“云门午色来高坐”描绘的是午后阳光洒在庭院的情景,诗人坐在高处,享受着宁静的时光,但“海国春寒搅独眠”又透露出春天的寒冷和诗人内心的孤独感。他感叹自己年事已高,超过了邴原那样的清贫生活,也意识到即将步入潘岳般的晚年。
“千石已惭过邴奉”表达了对自己俭朴生活的自谦,而“二毛应惜到潘年”则流露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最后两句,“纵因疏诞妨知己,惆怅何人为守玄”,诗人虽然因性格疏放可能影响了友情,但仍感到惆怅,因为无人能理解并坚守他的内心世界,那是一种对知音的渴望和失落。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春日闲居时的内心世界,既有对生活的淡然,又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知己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