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心岂不同,变化无常全
出处:《入海二首 其二》
唐 · 张说
海上三神山,逍遥集众仙。
灵心岂不同,变化无常全。
龙伯如人类,一钓两鳌连。
金台此沦没,玉真时播迁。
问子劳何事,江上泣经年。
隰中生红草,所美非美然。
灵心岂不同,变化无常全。
龙伯如人类,一钓两鳌连。
金台此沦没,玉真时播迁。
问子劳何事,江上泣经年。
隰中生红草,所美非美然。
翻译
海上的三座神山,是众仙逍遥游息的地方。神仙的心灵难道不相同吗?他们变化无常,无所不能。
龙伯族的人类,一次钓鱼就钓到了两只巨鳌。
金色的台子沉没了,玉真仙子时常迁移漂泊。
我问你为何如此劳苦,你在江边哭泣已有一年。
湿地中生长着红色的草,它们虽然美丽,却并非寻常之物。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仙境和自然景观的诗作,富含神话色彩。开篇“海上三神山,逍遥集众仙”两句,设定了一个超凡脱俗的场景,三神山在海上,是道教传说中的仙岛,此处聚集了许多自由自在的仙人。
接着,“灵心岂不同,变化无常全”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界和精神世界的认知,即万物皆有其本质,而变化是自然界永恒不变的规律。
“龙伯如人类,一钓两鳌连”则描绘了仙人与龙交往的情景,龙是一种神秘而强大的生物象征,与人类相比,它们拥有超凡的力量和自由,"一钓两鳌连"可能隐喻着仙人通过某种方式与自然界建立深厚的联系。
“金台此沦没,玉真时播迁”中,“金台”、“玉真”都是高洁无暇之物的象征,而它们的沦没和播迁,则可能隐喻着世间万物皆有成败聚散,连仙界也无法永恒。
“问子劳何事,江上泣经年”则是一个转折点,从仙境回到人间,诗人询问某位仙者为何在江边哭泣,这里的“劳何事”表达了一种关切和同情,而“江上泣经年”则透露出一种长久的哀伤。
最后,“隰中生红草,所美非美然”中的“隰中”指的是平坦的地方,“生红草”描绘了大自然中生命力的旺盛,但“所美非美然”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审美的态度,即在仙人眼中,这些自然之美已经不再是凡人的那般美好。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仙界与人间,展现了作者对于生命、变化和永恒价值观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