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驱驴古平陵,水木乐幽茂全文

驱驴古平陵,水木乐幽茂

出处:《东野平陵图
宋末元初 · 牟巘
鞅掌不可耐,壮士缚申卯。
驱驴古平陵,水木乐幽茂
苦吟到斜日,危坐类持钓。
俗情见摆落,鹅雁极众口。
两曹第忍之,适满百乃报。
吾终不以此,而易彼升斗。
小裁鹤料案,官事竟未了。
斯人坐诗穷,咎在亏天巧。
有如发其羃,为谑岂不暴。
理宜得嫌憎,枵腹镇雷吼。
区区尤李氏,此颇天意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面对繁忙公务的无奈与坚持自我追求的坚韧精神。首句“鞅掌不可耐,壮士缚申卯”形象地表达了诗人面对繁重事务的困扰,如同壮士被束缚一般,难以解脱。接着,“驱驴古平陵,水木乐幽茂”描绘了诗人驾车前往古平陵,沿途欣赏着水边树木的幽静与茂盛,寻求心灵的慰藉。

“苦吟到斜日,危坐类持钓”则展现了诗人专心致志地创作,直到夕阳西下,仿佛在垂钓般专注。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创作热情,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寂寞。接下来的“俗情见摆落,鹅雁极众口”表明诗人对世俗情感的不屑一顾,他的作品能够满足各种口味的读者,但并不因此而妥协。

“两曹第忍之,适满百乃报”可能是指诗人对于官场事务的忍耐,以及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尽管如此,他依然坚守自己的原则,“吾终不以此,而易彼升斗”,即不会因为官场的压力而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小裁鹤料案,官事竟未了”则表达了诗人虽然在处理官务时力求精简,但似乎总有处理不完的事情。最后,“斯人坐诗穷,咎在亏天巧”、“有如发其羃,为谑岂不暴”、“理宜得嫌憎,枵腹镇雷吼”、“区区尤李氏,此颇天意不”等句子,通过一系列比喻和象征,探讨了诗人因追求艺术而可能面临的困境与牺牲,以及对命运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宋末元初时期文人士大夫在政治动荡中坚守自我、追求艺术的复杂心态,以及他们面对社会压力和个人理想之间的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