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违亦自佳,庶曰昌吾诗
出处:《灵泉院》
元 · 杨弘道
长原崩赤土,形丑穷且卑。
人灵代天巧,竹树施屏帷。
荫蔚凝青霭,磨戛生凉飔。
隐见阿兰若,寅奉竺乾师。
斸场插殿脚,洞穴安门楣。
凌霄燃明灯,吐焰髯龙枝。
芭蕉驻翠鸾,妥尾灵泉池。
方甃流不竭,一片青琉璃。
袅袅架苍竹,冰箸县无时。
甘冷怯漱齿,雅与烹茶宜。
肘腋野人家,属属复离离。
闻说员庄好,未竟神已驰。
去此无十里,水竹尤清奇。
穷通常傍人,落日游子饥。
志愿恒滞违,不独在于斯。
滞违亦自佳,庶曰昌吾诗。
人灵代天巧,竹树施屏帷。
荫蔚凝青霭,磨戛生凉飔。
隐见阿兰若,寅奉竺乾师。
斸场插殿脚,洞穴安门楣。
凌霄燃明灯,吐焰髯龙枝。
芭蕉驻翠鸾,妥尾灵泉池。
方甃流不竭,一片青琉璃。
袅袅架苍竹,冰箸县无时。
甘冷怯漱齿,雅与烹茶宜。
肘腋野人家,属属复离离。
闻说员庄好,未竟神已驰。
去此无十里,水竹尤清奇。
穷通常傍人,落日游子饥。
志愿恒滞违,不独在于斯。
滞违亦自佳,庶曰昌吾诗。
鉴赏
这首元代杨弘道的《灵泉院》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山中寺庙景象。首句“长原崩赤土,形丑穷且卑”展现了寺庙所在之地的荒凉和低矮,但接下来的“人灵代天巧,竹树施屏帷”则突显出人工的巧妙和自然的装饰,犹如竹林和树木构成的天然屏障。
“荫蔚凝青霭,磨戛生凉飔”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幽深与清凉,雾气缭绕,微风习习。寺庙本身也富有特色,“斸场插殿脚,洞穴安门楣”,显得古朴而别致。夜晚,“凌霄燃明灯,吐焰髯龙枝”则增添了神秘的色彩,灯光在高处如龙须般摇曳。
诗人还以生动的比喻赞美了院内的景物,如“芭蕉驻翠鸾,妥尾灵泉池”,以及“袅袅架苍竹,冰箸县无时”,形象地刻画了院内竹影婆娑和泉水清澈。这里的冷冽水质适宜泡茶,更显其清雅。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灵泉院的喜爱和向往,虽然身处偏远,但景色优美,令人心驰神往。他感叹人生常有不如意之事,但即使如此,这美景也能激发他的创作灵感,使他的诗歌更加丰富。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灵泉院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气息,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艺术创作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