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贤搆党祸,皎皎云鸿毛
出处:《徐孺子读书台分得高字》
宋 · 孙素
吾爱徐聘君,沈冥乃人豪。
诸贤搆党祸,皎皎云鸿毛。
平生读何书,身隐名难逃。
故宅照湖水,荒坟翳城蒿。
焉知此山中,突兀书堂高。
诸贤搆党祸,皎皎云鸿毛。
平生读何书,身隐名难逃。
故宅照湖水,荒坟翳城蒿。
焉知此山中,突兀书堂高。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沈冥:形容深沉而神秘,这里指徐聘君的内在品质。党祸:指因结党而引起的灾祸或纠纷。
皎皎:洁白无瑕,用来形容云鸿的纯洁。
荒坟:废弃的坟墓,暗示徐聘君的去世。
翻译
我深爱着徐聘君,他沉静如深渊的英雄。众多贤士结党营私,如同洁白的鸿雁被卷入纷争。
他一生阅读了哪些书籍,尽管身体隐退,名声却难以逃脱。
他的故居映照在湖水中,荒芜的坟墓被城中的杂草遮蔽。
谁能料到在这山中,竟有座孤高的书堂突显而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友人徐聘君的赞美之情,以及对其高洁品格和学识的推崇。首句“我爱徐聘君,沈冥乃人豪”表明诗人对于徐聘君的喜爱与尊敬,而“沈冥乃人豪”则形容徐聘君是一个深沉而又英俊的人物。
接着,“诸贤搆党祸,皎皎云鸿毛”一句,通过描写世间贤者们结党营私、带来灾难的景象,反衬出徐聘君的独立不羁和高洁脱俗。诗人借“云鸿毛”比喻那些世俗之人的行为,如同轻浮无根的云与鸿毛。
“平生读何书,身隐名难逃”则表达了对徐聘君渊博学识的赞叹,他终日埋头于书籍之中,即使不求名声,也无法避免其才华和成就为世人所知。
“故宅照湖水,荒坟翳城蒿”一段,通过对徐聘君故居及其周遭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画面。这里,“故宅”、“荒坟”、“城蒿”等字眼营造出一种物是人非、沧桑变迁的情境。
最后,“焉知此山中,突兀书堂高”则揭示了诗人在探访徐聘君读书之地时的惊喜与赞赏。这一段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更寓意着徐聘君学问的深邃和精神世界的崇高。
整首诗通过对人物品格、生活环境和学识追求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一位理想化的人物形象,同时也体现了诗人个人的情感态度和审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