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亦作柴桑隐,只把荷衣当绿袍
出处:《柴桑山》
宋 · 易士达
千古先生节最高,功名识破等鸿毛。
如今亦作柴桑隐,只把荷衣当绿袍。
如今亦作柴桑隐,只把荷衣当绿袍。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千古:自古以来。先生:指有学问或品德高尚的人。
节最高:节操最为崇高。
功名:指名声和地位。
识破:看透,不看重。
等鸿毛:轻视如鸿毛般微不足道。
如今:现在。
柴桑:地名,在今江西九江,陶渊明曾在此隐居。
隐:隐居。
荷衣:用荷叶制成的衣服,象征简朴生活。
当:当作。
绿袍:古代官员的官服,这里比喻华丽的官职。
翻译
自古以来,先生的节操最为崇高,功名利禄在他眼中轻如鸿毛。如今他也选择归隐柴桑,只把朴素的荷叶衣当作华丽的官袍。
鉴赏
这首诗赞扬了古代某位先生高尚的节操,他的功名在作者看来如同鸿毛般轻视,已经看破红尘。他选择归隐柴桑,过起了简朴的生活,把朴素的荷衣视作华丽的官服。诗人通过"柴桑隐"这一典故,表达了对这位先生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生活的敬仰。整体风格质朴,富有哲理,体现了宋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权势的淡泊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