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阁见一郡,乱流仍乱山
出处:《题开元寺阁》
唐 · 薛能
一阁见一郡,乱流仍乱山。
未能终日住,尤爱暂时闲。
唱棹吴门去,啼林杜宇还。
高僧不可羡,西景掩禅关。
未能终日住,尤爱暂时闲。
唱棹吴门去,啼林杜宇还。
高僧不可羡,西景掩禅关。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一阁:一座楼阁。一郡:整个郡城。
乱流:交错的河流。
乱山:重叠的山峦。
终日:整天。
暂时:短暂。
闲:悠闲。
唱棹:划船。
吴门:吴地的水门。
啼林:树林中的啼鸣。
杜宇:杜鹃鸟。
高僧:德高望重的僧人。
西景:夕阳。
禅关:禅房。
翻译
在一座楼阁中远眺,尽览整个郡城,河流交错,山峦重叠。我无法整天停留,特别喜欢这短暂的悠闲时光。
划船离开吴门,树林中杜鹃鸟的啼鸣声回荡。
高僧的生活令人羡慕,夕阳西下,禅房关闭,静谧而深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开元寺阁内的所见所感。"一阁见一郡,乱流仍乱山"表达了从高阁眺望,可以看到整个郡县,外面的河流和山脉交错,显得有些混乱不堪。接着"未能终日住,尤爱暂时闲"诗人表达了自己虽然不能长时间停留,但特别珍惜这短暂的悠闲时光。
下一句"唱棹吴门去,啼林杜宇还"则描绘出行船在吴门出发,鸭嘴形的船头如同唱歌一般前进,而林间的鸟儿也随着船只返回它们的巢穴。这里传达了一种自然与人工和谐共存的景象。
最后两句"高僧不可羡,西景掩禅关"表达了诗人对寺中高僧的敬仰之情,但同时也指出高僧们所处的境界是凡人难以企及的。"西景掩禅关"则可能暗示着夕阳下的美丽风光,也可能象征着一种心灵上的闭关修炼。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寺院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宁静、超脱世俗的向往,以及对佛法高僧的敬仰。同时,这也反映出唐代文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