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岂伤哀乐,贫能损孝慈
出处:《哭蔡二西》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生死相忘久,心惟造物知。
琴张编曲日,桑户返真时。
病岂伤哀乐,贫能损孝慈。
平生歌哭意,谁与子舆期。
琴张编曲日,桑户返真时。
病岂伤哀乐,贫能损孝慈。
平生歌哭意,谁与子舆期。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的《哭蔡二西(其六)》。诗中表达了一种深沉的哀悼之情,以及对逝者生前品质和精神的追忆。
首句“生死相忘久”,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以及对逝者记忆逐渐淡薄的感慨。接着“心惟造物知”一句,点明了诗人内心深处对逝者的思念,认为只有天地万物能够理解这份情感。
“琴张编曲日,桑户返真时。”这两句描绘了逝者生前的生活片段,通过弹琴编曲和回归自然的状态,展现了其生活的艺术性和对自然的亲近,同时也暗示了逝者追求的简单而真实的生活态度。
“病岂伤哀乐,贫能损孝慈。”这两句则从另一个角度探讨了人生的常态——疾病和贫穷。诗人认为,这些生活中的困难并没有真正伤害到哀乐和孝慈的情感,体现了他对人性本质的深刻理解。
最后,“平生歌哭意,谁与子舆期。”表达了诗人对于逝者生平情感的总结,以及对于未来无法与之共度时光的遗憾。这里引用了子舆(即庄子)的故事,进一步深化了对逝者精神世界的向往和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逝者生前点滴的回忆和对人生常态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