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间老树不老色,翳萝悬阴石入黑
水洒洒,烟熹熹。
石间老树不老色,翳萝悬阴石入黑。
调琴未了趣观泉,十处奇踪日相迫。
紫虚万里丹霞开,直上倒景之高台。
佳云好花满嵩少,仙友为我今归来。
莫嫌登山脚,曾踏东都路。
姚崇宋璟可人故,不然岂肯容易出山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神秘。诗中的“厓欲脱,峰欲飞”以夸张的手法,赋予山崖和山峰以生命,仿佛它们在轻轻摇曳,跃跃欲试。接着,“水洒洒,烟熹熹”则通过动态的水波和朦胧的烟雾,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石间老树不老色,翳萝悬阴石入黑”描绘了岩石间的古老树木,虽历经岁月却依然生机勃勃,藤蔓缠绕,阴影深邃,构成了一幅富有层次感的画面。诗人在这里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生命的活力与时间的流逝交织在一起,展现出自然界生生不息的奥秘。
“调琴未了趣观泉,十处奇踪日相迫”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与探索欲望,他不仅欣赏音乐之美,更渴望探寻自然界的每一个奇妙之处。这种对未知的好奇心和对美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紫虚万里丹霞开,直上倒景之高台”描绘了一片绚烂的丹霞景象,紫色的天空与红色的霞光交相辉映,仿佛通往仙境的桥梁。诗人选择站在高台上,俯瞰这壮丽的景色,既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最后,“佳云好花满嵩少,仙友为我今归来”描绘了嵩山(嵩少)上云彩缭绕、鲜花盛开的景象,仿佛是神仙朋友特意为诗人归来而准备的欢迎仪式。这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浪漫色彩,也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存,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莫嫌登山脚,曾踏东都路。姚崇宋璟可人故,不然岂肯容易出山去。”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自己虽然经历了艰难的登山之路,但因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愿意付出努力。同时,通过引用历史人物姚崇和宋璟的故事,进一步强调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不应轻易放弃,只有真正热爱,才能克服困难,达到心中的理想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生活美以及内心世界的独特感悟,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