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君秉高节,而得奉清颜
出处:《赠萧少府》
唐 · 孟浩然
上德如流水,安仁道若山。
闻君秉高节,而得奉清颜。
鸿渐升仪羽,牛刀列下班。
处腴能不润,居剧体常闲。
去诈人无谄,除邪吏息奸。
欲知清与洁,明月照澄湾。
闻君秉高节,而得奉清颜。
鸿渐升仪羽,牛刀列下班。
处腴能不润,居剧体常闲。
去诈人无谄,除邪吏息奸。
欲知清与洁,明月照澄湾。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流水:比喻高尚品德的自然流露。安仁:形容仁爱深厚。
秉:持有,秉持。
清颜:清雅的面容,指尊敬的对象。
鸿渐:大雁渐次升空。
牛刀:喻指有能力者处理琐事。
处腴:身处富贵。
润:沾染,腐败。
居剧:身处繁忙。
闲:心境平静。
谄:逢迎,讨好。
息奸:制止邪恶行为。
澄湾:清澈的湾口,比喻人心灵的纯净。
翻译
高尚的品德如同流水般流淌,仁爱的道路犹如山峦般稳固。听说您秉持着高尚的节操,得以侍奉在清雅的面容之前。
大雁展翅飞翔在礼仪的天空,即使是锋利的屠刀也排列成有序的队伍。
身处富饶却能保持清廉,面对忙碌也能心境悠闲。
去除虚伪的人不再逢迎,清除邪恶的官吏停止作恶。
要想了解一个人的清白和纯洁,只需看那明亮的月光照亮清澈的湾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尚德行之人的形象,通过对比和隐喻,展现了其品质的纯净无瑕。"上德如流水,安仁道若山"一句,以流水和巍峨的大山来比喻其德性和仁道,流水温润而不迫人,高山稳固而不可动摇。接下来的"闻君秉高节,而得奉清颜"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品行高洁者的敬仰之情。
在描写这位人物的仪容和行为时,诗人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如"鸿渐升仪羽,牛刀列下班",通过对比,一方面展示其庄重肃穆的仪表,另一方面也映射出其处理事务的公正无私。"处腴能不润,居剧体常闲"则强调了这位人物即便身处复杂或艰难的环境中,也能够保持自身的清廉和从容。
诗人进一步指出,这种品行之人不会去诈欺他人,更不会包庇不正之事,"去诈人无谄,除邪吏息奸"。最后,诗人以月亮比喻其清廉的品质,"欲知清与洁,明月照澄湾",暗示了他的品行如同明月一般,能够照亮心灵的深处。
整首诗通过对德行高尚者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崇高的道德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