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淮南富耆硕,曹子乃其良全文

淮南富耆硕,曹子乃其良

出处:《答赠曹子大同
明 · 王世贞
荆玉游中土,连城不复偿。
武夫迫相淆,璠玙蔽其光。
所以神自泣,黯然思陵阳。
空谷产猗兰,无人自芬芳。
菉葹群来狎,根株不相当。
所以希拂拭,愿登君子堂。
淮南富耆硕,曹子乃其良
渔猎六代薮,驰骋百氏场。
五十困公车,六十钓沧浪。
著书累万言,不博俸一囊。
鹖雀暮来栖,万目呼凤凰。
窃悲千秋瑞,长铩五色章。
惠而好我音,携我以同行。
知己何必多,寸心暴秋阳。
结交何必早,岁晚见冰霜。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答赠曹子大同》。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友情、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首句“荆玉游中土,连城不复偿”,以荆玉比喻才华横溢之人,虽在中原大地游历,却无法得到应有的赏识与回报,暗含了对社会不公的感慨。接着,“武夫迫相淆,璠玙蔽其光”进一步描绘了才华被埋没的境遇,将才华比作美玉,却被粗鄙之辈所掩盖,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人才被忽视的社会现象。

“所以神自泣,黯然思陵阳”一句,诗人借神灵的哭泣表达对人才被埋没的深切同情,同时表达了对理想之地的向往。“空谷产猗兰,无人自芬芳”则通过兰花在空谷中独自绽放,象征着才华在无人赏识的情况下依然保持高洁,不为世俗所染。

“菉葹群来狎,根株不相当”以菉葹(杂草)与兰花混生,比喻才华与庸才共处,难以脱颖而出。诗人借此表达了对社会环境的批判,以及对自身才能得不到施展的无奈。

“所以希拂拭,愿登君子堂”表达了诗人渴望得到赏识与认可的愿望,希望自己的才华能够得到君子的赏识,从而得以施展。

接下来的几句“淮南富耆硕,曹子乃其良。渔猎六代薮,驰骋百氏场”赞美了淮南地区人才济济,曹子作为其中的佼佼者,不仅精通六艺,还善于交际,展现了曹子的多才多艺和社交能力。

“五十困公车,六十钓沧浪”描述了曹子在仕途上的坎坷经历,五十岁时因政治上的挫折而困顿,六十岁时选择退隐江湖,过起了隐士生活。

“著书累万言,不博俸一囊”赞扬了曹子的文学成就,尽管著作等身,但并未因此获得丰厚的物质回报,体现了他对文学的热爱和对名利的淡泊。

“鹖雀暮来栖,万目呼凤凰”以鹖雀与凤凰作比,表达了对曹子才华的赞誉,同时也暗示了社会上对真正人才的渴望。

“窃悲千秋瑞,长铩五色章”表达了对曹子才华未能得到充分展现的惋惜,同时也对社会普遍存在的压抑人才的现象表示了忧虑。

最后,“惠而好我音,携我以同行”表达了诗人对曹子的感激之情,愿意与之共同前行,体现了深厚的友谊。诗人认为,知己不必多,但一个理解和支持自己的朋友足以温暖人心,如同秋阳般照耀。

“知己何必多,寸心暴秋阳”强调了友情的质量远胜于数量,一个真心的朋友足以给予心灵温暖和力量,如同秋天的阳光一样明亮而温暖。

“结交何必早,岁晚见冰霜”则表达了对友情的持久性和真挚性的重视,真正的友谊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减弱,反而会在岁月的洗礼下更加坚固,如同严冬中的冰霜,虽然寒冷,却更能凸显出友谊的珍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曹子才华与命运的描绘,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友情、理想与自我价值实现的追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对社会现象的敏锐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