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华积渐背时口,遗迹飘零落余手
出处:《题王孟端画竹后》
明 · 王世贞
老可醉吸潇湘色,吐出千枝万枝碧。
彭城才守诧墨派,一扫枯篁一千尺。
孟端自是琅玕裔,幅幅生绡露生气。
漓漇残沈若有神,或秾或淡皆天真。
后来太常非其伦,自言远步湖州尘,但恨无过梅道人。
声华积渐背时口,遗迹飘零落余手。
高阁如聆鸾凤鸣,华堂瞥睹云烟走。
君不见黔宁假王金如山,乞君片纸君仍悭。
野人手植三万个,落日清流相对閒。
彭城才守诧墨派,一扫枯篁一千尺。
孟端自是琅玕裔,幅幅生绡露生气。
漓漇残沈若有神,或秾或淡皆天真。
后来太常非其伦,自言远步湖州尘,但恨无过梅道人。
声华积渐背时口,遗迹飘零落余手。
高阁如聆鸾凤鸣,华堂瞥睹云烟走。
君不见黔宁假王金如山,乞君片纸君仍悭。
野人手植三万个,落日清流相对閒。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世贞的《题王孟端画竹后》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卷。首句“老可醉吸潇湘色”,以醉翁之意在画中汲取湘江之水,形象地展现了画家对自然景色的深深热爱和艺术创作的沉浸。接着,“吐出千枝万枝碧”形容画家挥毫泼墨,创造出满纸翠竹的生机盎然。
“彭城才守诧墨派,一扫枯篁一千尺”赞美了王孟端的绘画技艺,他如同彭城才子,以独特的墨韵刷新了画面,赋予竹子以千尺之高,显示出他的才情横溢。接下来,诗人将孟端与琅玕(美玉)相提并论,赞誉他的作品富有生命力和灵气。
“漓漇残沈若有神,或浓或淡皆天真”进一步赞扬画作的神韵,无论是浓墨重彩还是轻描淡写,都透露出自然的真挚和画家的匠心独运。然而,诗人也惋惜后世之人难以理解这种超凡的艺术境界,只能追慕梅道人的风范。
最后,诗人感叹画作的声名逐渐被遗忘,而实物则散落在世间,只有高阁上的观赏者能领略其如鸾凤鸣、云烟流动的意境。诗人以黔宁假王的故事结尾,表达对王孟端画作价值的肯定,即使野人求取,他也吝啬不赠,而这些画作却在清流夕阳下显得闲适自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既赞美了王孟端的画技,也表达了对艺术遗产的珍视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