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自西溪入,园当北谷开
出处:《庶先北谷》
宋 · 文同
路自西溪入,园当北谷开。
月亭诗作客,雨馆睡为媒。
摘果衣沾露,寻泉屐渍苔。
闲居正无事,莫问我频来。
月亭诗作客,雨馆睡为媒。
摘果衣沾露,寻泉屐渍苔。
闲居正无事,莫问我频来。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路:道路。自:从。
西溪:西溪(地名)。
入:延伸进入。
园:园林。
当:位于。
北谷:北边山谷。
开:开阔。
月亭:月光下的亭子。
诗:诗歌。
作客:创作。
睡:入睡。
媒:媒介。
摘果:采摘果实。
衣:衣服。
露:露水。
寻泉:寻找泉水。
屐:木屐。
渍:沾染。
苔:青苔。
闲居:闲暇居住。
无事:无事可做。
莫:不要。
频来:频繁来访。
翻译
道路从西溪延伸进来,园林坐落在北谷的开阔处。在月光下的亭子里创作诗歌,雨中的馆舍成为我入睡的媒介。
采摘果实时衣服上沾满了露水,寻找泉水时木屐上留下了青苔。
我闲居无事,你们不必问我为何常常来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田园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向往。"路自西溪入,园当北谷开",开篇就设定了一个幽静的自然环境,西溪之水流入庭院,北谷如同一扇门慢慢打开,迎接着诗人的到来。
"月亭诗作客,雨馆睡为媒",这里的“月亭”和“雨馆”都是诗人与大自然对话的场所。在月光下吟诗,在雨声中入睡,展示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他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摘果衣沾露,寻泉屐渍苔",诗人在大自然中漫步,不仅享受着摘取果实的乐趣,更有衣服上沾湿的露珠,脚下的鞋子也因长时间浸泡而湿透。这些细节描写出诗人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情景。
"闲居正无事,莫问我频来",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喜悦和坚守。他在告诉世人,在这宁静的环境中,他找到了心灵的归宿,不需要解释自己为什么会频繁到访这里。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平和与自在,以及他对于自然生活的向往。